一般我們?yōu)榭腿伺莶?,都會拿一些至少自己認為是好的茶,或者不錯的茶去招呼客人,但有時候客人喝下去后,卻持相反的意見。這個時候,你是否想過問題出在哪里呢?
同一款茶品飲后有相反的體驗,撇除個人感覺等主觀因素外,我們至少要在“共性”的方面找原因,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沖泡細節(jié)了。
以黑茶為例,我們都知道像普洱茶、六堡茶分生茶和熟茶,所以,沖泡的細節(jié)也要根據(jù)生熟茶的不同而不同。
生茶
新生茶的特點:滋味濃,茶性剛猛,性寒。
泡茶者需注意:避免將新生茶的苦澀味泡出來。
原因:即使你向客人解釋,茶葉的苦澀味能轉(zhuǎn)化為甘甜,謂之回甘;而舌面、舌底中分泌出唾液,謂之生津,這個茶是好茶。但客人如果是第一次接觸生茶,往往不習(xí)慣這種苦澀味。而且,生津這種感覺還得看個人體質(zhì),只有好的身體和好的茶葉結(jié)合,才有生津的感覺。
解決:投茶量少些,沸水沖泡,采取快沖快出方式,醒茶2次,第3次開始品飲。
注意:醒茶如若浸泡太久,會影響后續(xù)的味道和耐泡次數(shù)。因此出湯一定要快,被泡出的茶味不多,茶就自然耐泡了。
總結(jié):因為投茶量少,采取快沖快出的沖泡方式,茶湯呈現(xiàn)橙黃色,明凈澄亮。這時候可引導(dǎo)客人細心感覺茶湯的真實滋味,例如回甘、生津等。
熟茶
沖泡有多重要—別讓好茶浪費在你手里
新熟茶的特點:雖說已經(jīng)渥堆發(fā)酵,由于年份短,還有一定的陳味、倉味。
泡茶者需注意:避免將新熟茶的倉味泡出來,陳味無法避免,則如實告訴客人。
解決:與新生茶一樣,投茶量少些,沸水沖泡,快沖快出,醒茶2次。
注意:熟茶湯色應(yīng)為深紅明亮,口感醇和,因此茶湯同樣不宜浸泡過久。如果不小心因浸泡過久而湯色過重,滋味過濃時,可將下一泡的茶湯倒入上一湯中,起到中和作用。
總結(jié):熟茶主要避免的是倉味過重,其實出現(xiàn)倉味倒不一定說茶不好,只能說轉(zhuǎn)化時間尚短,所以需要在沖泡細節(jié)上盡量避免。若然是優(yōu)秀的熟茶,則可向客人介紹此茶的優(yōu)點,例如口感醇厚/醇滑,有果香/花香/檳榔香等味。
以上說的是新生茶和新熟茶,如果是老生茶,轉(zhuǎn)化較好的話,口感則趨于熟茶,沖泡細節(jié)和熟茶一樣;如果是老熟茶,有些年份,投茶量適當多些也無妨。
總的來說,無論是生茶還是熟茶,為客人沖泡前,有幾條原則都需要謹記:
1、給客人喝的茶,自己都要先試喝,覺得好,才向客人推薦,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就不要給客人沖泡了。
2、世上無十全十美之物,茶葉也一樣,再好的茶,也有不足之處。如實告訴客人,此茶的優(yōu)點和缺點,這也是待客之道。
3、即使不是很好、很貴的茶,例如是一款口糧茶,在沖泡前向客人介紹,如果客人同意,則無所謂。目的是不可誤導(dǎo)或欺騙客人,例如年份沒有這么高,非要說是老茶等等。
4、為客人泡茶,目的就是揚長避短,盡量將茶的優(yōu)秀方面表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