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澀生津”是云南大葉茶種較于其他小葉種茶制品的一大特點。苦澀程度因品種、產(chǎn)地、茶類、季節(jié)不同而不同。
由于人類對“苦澀味”具有天然排斥的本能,所以盡管“苦澀物質(zhì)”往往有益于健康,但作為飲料,追求協(xié)調(diào)適口是它始終如一的目的。
茶葉帶有“苦澀味”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茶葉自身的苦味物質(zhì)、澀味物質(zhì)作用的結(jié)果,二是病蟲危害、施肥、強光照等原因?qū)е碌摹R虼瞬荒芎唵蔚匕褞в?ldquo;苦澀味”的茶,定性為不好的茶。
有時,帶有“苦澀味”的茶,往往還是好茶,這是因為:
茶湯苦味來源
茶葉苦澀味的濃淡,由它所含有的苦澀味物質(zhì)的多少所決定。
茶葉的苦味物質(zhì),主要有:咖啡堿、可可堿、茶葉堿、花青素類、茶葉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黃烷醇類。
茶湯的苦味常常與澀味相伴而生,在茶湯的滋味結(jié)構(gòu)上占主導(dǎo)地位。
茶湯中的生物堿與大量兒茶素類物質(zhì)形成氫鍵綈合物,在兒茶素類咖啡堿相對含量都比較高的茶葉中,茶湯濃醇鮮爽,是優(yōu)質(zhì)茶葉的表現(xiàn)。
就茶樹的一個枝條來說,決定茶葉品質(zhì)的滋味物質(zhì),往往是嫩葉含量比老葉高,尤其是芽以下的第二葉含量最高,依次減少。
茶葉的苦澀物質(zhì),主要有茶多酚類、醛、鐵等物質(zhì),其中兒茶素尤為重要。
脂型兒茶素苦澀味較強,它在芽葉里的含量遠遠高于粗老葉片。
正常情況下,采制幼嫩一芽二、三葉的茶品,其苦澀味比采制一芽四、五葉的厚重得多。所以,帶有“苦澀味”的普洱往往是高嫩度、高級別的茶品。這亦是中低檔茶滋味比較淡薄的原因。
茶湯苦味物質(zhì)的保健性
茶湯的苦味主要源于茶葉生物堿中的嘌呤堿類。
嘌呤堿的種類很多,在茶葉嘌呤堿中,含量最多并對人類健康起保健作用的主要是咖啡堿、茶葉堿、可可堿等。
咖啡堿
1.興奮神經(jīng)中樞,消除疲勞
2.抵抗酒精、煙堿、嗎啡
3.有調(diào)節(jié)體溫的作用
4.對平滑肌有遲緩作用
5.對中樞性和末梢性血管系統(tǒng)及心臟有興奮作用和強心作用,增加腎臟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起到強心作用。
茶葉堿
光功能與咖啡堿相似,興奮神經(jīng)中樞較咖啡堿弱,強化血管和強心作用、
利尿、弛緩平滑肌等比咖啡堿強。
可可堿
功能與咖啡堿、茶葉堿相似,興奮神經(jīng)中樞比前兩者都弱,強心作用較茶葉弱,但較咖啡堿強,強心作用比前兩者都差,但持久性強。
濾去浮躁,放松自我,看見的是更開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