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師日:茶者樂山水。
智者也就是聰明人。聰明人通達事理,反應敏捷而又思想活躍, 性情好動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樣,所以用水來進行比擬。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義理,仁慈寬容而不易沖動,性情好靜就像山一樣穩(wěn)重不遷,所以用山來進行比擬。
每個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確還是有山水差異的。也就是說,有人樂水,有人樂山。那么,做為茶人茶友,你肯定既是樂山又樂水,是一個又智又仁的人,因為茶包涵山水。
茶,天地間之靈物,生于明山秀水之間,與青山為伴,以明月、清風、云霧為侶,得天地之精華,而造福于人類。
中國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華。佛教強調(diào)“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佛,在從茶中體味苦寂的同時,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禪機,這對茶人以茶道為修身養(yǎng)性的途徑,借以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有好處。而道家的學說則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同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yǎng)生的思想。
其中儒家思想是主體。儒家思想不僅是封建產(chǎn)物,但作為一種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應變、發(fā)展中表現(xiàn)出極大的生命力。他的特點便是時時刻刻,無處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中。儒家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chuàng)造和諧氣氛,增進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為前提。
所以喝茶,不僅僅是解渴、養(yǎng)生保健,更是一種智慧。你可以不懂茶,但一定要喝茶,更容易懂中國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