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又稱香柏,是松科雪松屬植物的統(tǒng)稱。該屬種類球果形狀相似,與杉樹最為接近。原產于喜瑪拉雅山脈海拔1,500-3,200米的地帶和地中海沿岸1,000-2,200米的地帶。常綠喬木,樹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葉針形,質硬,灰綠色或銀灰色,在長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開花。球果翌年成熟,橢圓狀卵形,熟時赤褐色。雪松原產喜馬拉雅山,中國西藏南部及印度、阿富汗均有分布。
雪松施肥;一般從6月中旬開始,每隔5—10天追肥1次,肥料有硫酸銨、過磷酸鈣或氮、磷、鉀復合肥料。追肥應以稀釋的肥料噴施。8月中旬后停止追肥。間苗;幼苗出土后,為調整生長空間,培育優(yōu)質壯苗,需要進行間苗,間苗一般在6月進行,每個容器內留壯苗1—2株。問下的幼苗可以進行幼苗移栽,據(jù)牡丹江林管局經驗,移栽成活率達85%一99%,雪松大棚內移栽苗本當年高達13m左右,地徑o0.25m,當年可以出圃造林。
由于雪松幼苗具有主根發(fā)達、側根稀少的特點,加之造林的面積大,用苗量多.而且有一部分豐產林的造林地,交通不夠方便,因此,雪松的育苗容器,應根據(jù)體積小,搬運方便,但又不影響苗木生長的原則進行選用。較適用于離居民點較遠的低山、丘陵地,一般是在造林的山腳或山腰接近水源處,選擇土壤結構及肥力均較好的圃地,就地松土、打漿、起硅及壘磚,以培育百日苗為主,規(guī)格為寬5—5.5cm,高1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