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體高大,樹形優(yōu)美,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印度民間視為圣樹。最適宜孤植于草最適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廣場中心或主要建筑物的兩旁及園門的入口等處。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處平展,長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偉的樹冠,此外,列植于園路的兩旁,形成甬道,亦極為壯觀。并且,雪松也時常作為廣場綠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植物。雪松木材堅實,紋理致密,供建筑、橋梁、枕木、造船等用。雪松是“世界五大庭園樹木”,《圣經(jīng)》中稱之為“植物之王”或神樹雪松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暖溫帶至中亞熱帶氣候,在中國長江中下游一帶生長最好??购暂^強,大苗可耐-25℃的短期低溫,但在濕熱氣候條件下,往往生長不良。較喜光,幼年稍耐庇蔭。大樹要求充足的上方光照,否則生長不良或枯萎。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酸性土、微堿性土均能適應(yīng),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適宜其生長,亦可適應(yīng)黏重的黃土和瘠薄干旱地。耐干旱,不耐水濕。淺根性,抗風(fēng)力差。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弱,空氣中的高濃度二氧化硫往往會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4—5月間發(fā)新葉時更易造成傷害.一般用播種和扦插養(yǎng)殖。播種可于3月中下旬進行,播種量為75千克/公頃。也可提早播種,以增加幼苗抗病能力。選擇排水、通氣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作為苗床。播種前,用冷水浸種1—2天,晾干后即可播種,3—6天后開始萌動,約15天萌芽出土,可持續(xù)1個月左右,發(fā)芽率達90%。幼苗期需注意遮蔭,并防治猝倒病和地老虎的危害。一年生苗可達30—40厘米高,翌年春季即可移植。 扦插養(yǎng)殖在春、夏兩季均可進行。春季宜在3月20日前,夏季以7月下旬為佳。春季,剪取幼齡母樹的一年生粗壯枝條,用生根粉或多或500毫克/升萘乙酸處理,也可在插穗基部如以500ppm的萘乙酸浸潤5分鐘,則能促進生根。然后將其插于透氣良好的砂壤土中,充分澆水,搭雙層蔭棚遮蔭。夏季宜選取當(dāng)年生半木質(zhì)化枝為插穗。在管理上除加強遮蔭外,還要加蓋塑料薄膜以保持濕度。插后30—50天,可形成愈傷組織,這時可以用0.2%尿素和0.1%的磷酸的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施肥。 養(yǎng)殖苗留床1-2年后可移植。移植葉于2-3月進行,植株需帶個球,并立支竿。初次移植的株行距約為50厘米,第二次移植的株行距應(yīng)擴大到1-2米。生長期應(yīng)施以2-3次追肥。一般不必整形修枝,只需疏除病枯枝和樹冠緊密處的陰生弱枝即可。幼苗期易受病蟲危害,尤以猝倒病和地老虎危害最烈、其它害蟲有蠐螬、大袋蛾、松毒蛾、松梢螟、紅蠟蚧、白蟻等,要及時防治。[3] 喜陽光充足,也悄耐陰、在酸性土、微堿性土均能適應(yīng),于粘重黃土及瘠薄干旱地上也能生長;但在積水洼地或地下水位過高處,則生長不良,甚至?xí)劳?,系淺根性樹種。易被風(fēng)刮倒。幼葉對二氧化硫極為敏感,抗煙害能力很弱。幼齡苗生長緩慢。通常雄株在20齡以后開花.而雌株要遲上30齡以后才開花結(jié)籽。因花期不一,自然授粉效果較差。通常需預(yù)先采集與貯藏花粉,待雌瓊花成熟時進行人工授粉,才能獲得較多的優(yōu)質(zhì)種子?!⊙┧审w高大,樹形優(yōu)美,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印度民間視為圣樹。最適宜孤植于草坪當(dāng)然,雪松還不止這些。在東方,當(dāng)無法得到檀香精油時,人們就用雪松來治淋病。在北美洲它則被用于治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以及皮膚疾病。它收斂、抗菌的特性最有利于油性膚質(zhì),當(dāng)然也能改善面皰和粉刺皮膚。它還能幫助消除瘡痂、膿、以及一些慢性病,如濕疹和干癬。絕佳的護發(fā)劑,可有效對抗頭皮的皮脂漏、頭皮屑和禿發(fā),與絲柏、乳香調(diào)和使用,有明顯軟化皮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