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洗茶還有許多門道。
許多人有飲茶的習慣,而要想品到美妙的茶湯,還需要先對茶葉進行沖泡。無論我們沖泡茶葉的步驟是如何的簡單,似乎都少不了“洗茶”這一步驟。
在茶葉的沖泡中,我們習慣先將開水沖入放有茶葉的茶具中,而后快速地將這第一泡茶水倒掉,這樣的動作被稱作“洗茶”。
之所以會有“洗茶”的動作,是我們出于洗去茶葉中的茶灰、灰塵等夾雜物的目的,也有人是為了能夠洗去茶葉中的農藥殘留。我們無論是在平常的飲茶中,還是在茶藝的展示中,似乎都離不開“洗茶”這一動作。許多喝茶之人,都認為不洗茶,就是不講衛(wèi)生,也是不懂茶藝。實際上,洗茶這一動作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安慰,除了能夠洗去少量的塵埃等雜質,對于洗去茶葉農藥殘留是沒有用的。而往往,我們洗茶時,不知不覺中把茶葉的精華也給洗掉了。
那么,洗茶是緣何而來,我們洗茶是近來才有的還是有“源頭”的呢?這里就來說說洗茶的淵源。
“洗茶”確實有淵源,據專家學者的考證,證實“洗茶”一詞最開始是用于我國北宋時期,原來屬于茶葉在采制過程中的用語,而后延伸到了飲用的過程中。
的確,茶葉的原料,即茶樹上的鮮葉采摘下后,還需經過初制和精致,在制作的過程中經歷了多道工序,如做青、揉捻、烘焙等等。在這一系列的加工過程中,茶葉中就難免夾雜著茶灰、塵埃等物,這些物質經過“洗茶”,是能夠迅速去除的。
人們把第一泡茶稱為“洗茶”,實際上,第一泡茶除了洗去雜質還有著許多作用。如通過浸泡茶葉使茶汁更容易浸出,也有利于茶葉的舒展。這樣一來就能夠使得飲用者感到茶香。
另外,第一泡茶可以說是“精華”,含有較多的營養(yǎng)成分如氨基酸、醚浸出物及茶多酚等等,這些成分不僅使得茶湯香味撲鼻,還對人體的健康十分有利。
此外,茶葉的香味和有益成分往往在沸水浸泡后的三秒開始浸出,因而洗茶這一環(huán)節(jié)如果超過了三秒才倒掉茶水,則會損失大量的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