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燭溫度管理:由于它原產于溫帶或暖溫帶地區(qū),因此對溫度的要求不算太嚴,只要不低于0℃就能安全越冬;不高于33℃就能順利度夏。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0℃。
光照管理:需要充足的直射陽光才能正常生長。如果光線不足,或是把它放在蔽蔭的環(huán)境下養(yǎng)護,則葉片會長得薄、黃,枝條或葉柄纖瘦、節(jié)間伸長,處于徒長狀態(tài),花瓣小,花色淡甚至開不出花。
水分管理:它的一生都需要生活在水中。
肥料管理:春季氣溫回升后(8~10℃)即可栽種,盆栽宜選用口徑50公分左右的瓦缸,用瓦片把盆的底孔蓋好,加入3~5公分厚的塘泥,再放上3公分厚的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其上本覆蓋塘泥,裝到花盆的一半高度,放入根莖,填入塘泥,泥面離盆沿大約12~18公分。根莖種好,加入清水,深度大約為2公分。小浮葉長出后,就要適時地追施液肥了,建議施用“護花寶”系列家用花肥,這個系列的肥料有專門針對它的配方,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其生長和開花的需要。
春季:氣溫回升后,植株迅發(fā)芽、生長,可澆灌“護花寶”。澆“護花寶”之前,把缸內的殘水清理掉,再加入“護花寶”肥液直至盆沿。肥料與水分可按照“護花寶”——清水——“護花寶”——清水順序循環(huán)。間隔時間大約為3~4天。
夏季:這個季節(jié)溫度高,濕度大,植株蒸騰作用旺盛,對肥料的需求也多,因此,也要連續(xù)澆灌一次“護花寶”再澆一次清水,即“護花寶”——清水——“護花寶”——清水,如此循環(huán),肥和水的間隔天數大約為1~2天,以保持花盆內的清水或肥液不腐臭,避免滋生蚊蠅。
秋季:進入秋季后,它會自然開花,在見到花蕾后,只澆清水就行。開花后到霜降階段,它會逐漸枯萎,進入休眠狀態(tài),要搬入室內,并保持盆內大約只有一公分深的水或者干脆把水倒掉,只維持盆土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