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的布置要求:
① 保證最低的照度,并使工作面照度均勻;
② 光線的射向適當,無眩光、陰影等現(xiàn)象;
③ 安裝容量應盡可能小,以減少投資和年耗電量;
④ 應使檢修維護工作方便、安全
⑤ 布置整齊美觀,并與建筑空間協(xié)調(diào)。
⑥ 一般照明的布置
通常有兩種,即均勻布置(燈具布置與設(shè)備位置無關(guān))和選擇布置(燈具布置與設(shè)備位置有關(guān))。其中均勻布置比較美觀均勻,所以一般照明用得較多。
均勻布置的燈具可排列成正方形或矩形或菱形,如圖所示。
圖為均勻布置的燈具可排列正方形或矩形或菱形
事故照明的布置
供繼續(xù)工作用的事故照明,其在主要工作面上的照度,應盡可能保持原有照度的30%~50%。一般做法為:若為一列燈具,可采用事故照明和工作照明相間布置,或與兩個工作燈具相間布置;若為兩列燈具,可選其中一列為事故照明,或每一列均相間布置事故照明;若為三列燈具,可選其中一列為事故照明或在邊旁兩列相間布置事故照明。
1. 室內(nèi)燈具的懸掛高度
室內(nèi)燈具不宜過高或過低。過高,降低工作面上的照度且維修不方便;過低,容易碰撞且不安全,另一方面要產(chǎn)生眩光,降低人眼的視力。下表給出了一般照明燈的懸掛高度最小值。
2. 照明器間距離
在均勻布置照明器時,照明器之間距離與其計算高度之比,稱距高比l:h
3. 屋外照明器的布置
一般在主變壓器附近裝設(shè)圓球型燈;在配電裝置場的四周,適當?shù)匮b設(shè)投光燈,作為整個場地照明。全廠廠區(qū)道路照明一般采用單列布置,但在入廠大道和廣場地段,可采用多列對稱或不對稱裝置。
二、 照度計算
當工業(yè)企業(yè)照明用的燈具形式、光源類型等已初步確定后,就需要計算各工作面的照度,從而來確定燈泡的容量和數(shù)量,或?qū)σ汛_定了容量的某點進行照度校驗。
1.利用系數(shù)的概念
利用系數(shù)(用表示)是指照明光源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與全部光源發(fā)出的光通量之比。它可用來表征光源的光通量有效利用的程度。
利用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φ為投射到工作面上的總光通量;φ為每盞燈發(fā)出的光通量;n為燈的個數(shù)
利用系數(shù)值的大小與很多因素有關(guān),燈具的懸掛高度越高、光效越高,則利用系數(shù)越高;房間的面積越大,形狀越接近正方形,墻壁顏色越淺,則利用系數(shù)就越高。
2.利用系數(shù)的確定
利用系數(shù)的值可按墻壁和頂棚的反射系數(shù)ρ及房間的室空間比(受照空間特征)rcr來確定(查有關(guān)設(shè)計手冊)。ρ值可直接查表10-4,rcr的值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為室空間高度(指燈具開口平面到工作面的空間高度,如圖10-14所示);l為房間長度;b為房間寬度。
3.計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當已知房間的長寬、室空間高度、燈型及光通量時,可按下式計算平均照度:
式中,為利用系數(shù);n為燈的個數(shù);φ為每盞燈的光通量;s為受照工作面面積(矩形房間即為長寬乘積,kj減光補償系數(shù)
(由于燈具在使用期間,光源本身的光效要逐漸降低、燈具也會陳舊臟污、被照場所的墻壁和頂棚也有污損的可能,從而使工作面上的光通量有所減少,因此在計算工作面上的實際平均照度時,應計入一個小于1的燈具減光系數(shù)kj),
4.利用系數(shù)法的計算步驟
1)根據(jù)燈具的布置,確定室空間高度;
2)計算室空間比rcr;
3)確定反射系數(shù)(查表);
4)確定利用系數(shù)k1(由rcr值和反射系數(shù)查手冊或附錄表20-4);
5)根據(jù)有關(guān)手冊或表10-6查出布置燈具的光通量φ;
6)根據(jù)有關(guān)手冊或表10-5查出減光系數(shù)kj;
7)計算平均照度和實際平均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