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準備
①清理和平整土地:清除土地上的雜物,如石塊、樹枝、塑料薄膜等,并使耕作區(qū)達到基本平整,并清除耕作區(qū)中間的低洼部分。
②使基肥:每畝地使用熟化后的豬糞6—8立方,或干雞糞1000斤
③耕地:翻地25—30cm,要打破犁底層。
④使農(nóng)藥:用殺蟲劑,如辛硫磷4公斤/畝或呋喃丹3千克/畝;用殺菌劑,如多菌靈或地菌凈4公斤/畝或硫酸亞鐵50斤/畝。
⑤旋地:將撒有農(nóng)藥的耕作區(qū)旋耕整理(深度約25cm),旋碎土壤,平整土地。
⑥整床:采用高床栽苗,即將土地表面整理如下圖所示,然后等待移栽。
注:床寬80-100cm,床高可在25--30cm。
(2)苗木準備工作
①根系修剪:剪去過長、劈裂及腐爛的根系,保留根系的長度在20厘米左右。
②根系處理:銀紅槭在苗木栽植前,應對苗子進行蘸根;將根系用500倍的多菌靈液進行處理,需要蘸根5-10分鐘(多菌靈可以殺菌消毒)。如加入50ppm的生根粉,效果更好,促使新根早發(fā)多發(fā)。
(3)苗木栽植
①時間:陰雨天或早10點前或下午4點后為最好。
②移植法:溝植。
③栽植要求:栽植時根系要舒展,嚴防窩根和卷曲。為此,人工栽苗時把苗木放入穴或溝中,先填土到八成,再把苗向上提一下使苗根下垂,再踩實覆土,填上再踩實。栽植深度應比原土印高出1—2厘米,以免澆水后土壤下沉而露出根系。
④若苗木規(guī)格在5—30cm,株行距30*50cm,將小苗栽在壟上。
(4)移植后的管理
①栽后應立即灌水,水一定要澆透,使土壤吸足水分有助于根系與土壤密接,方保成活。
②澆后檢查小苗是否露根將傾斜苗木扶直。
③隔五天后再澆一遍,灌水后適時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以促進根系的生長,苗木成活前每周澆水一遍。水是保證苗木成活的關鍵因素。
④根據(jù)當?shù)氐臍鉁刈兓M行在落葉后對小苗全方位覆膜培土。第二年春天氣溫回暖,把覆在小苗上的土和薄膜及時清除,以利苗木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