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欺詐的條件及法律后果

發(fā)布時間:2024-03-05
構成欺詐有四個條件,首先是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其次是該欺詐人實施了欺詐的具體行為,再者該欺騙需要導致相對方陷入了錯誤的認識,最后相對方因為錯誤的認識而作出了意思表示。構成欺詐的法律后果首先是依據(jù)此欺詐行為作出的意思表示可以撤銷,其次是欺詐人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一、構成欺詐的條件
構成欺詐的條件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
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陳述是虛偽的,并會導致對方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縱這種結果的發(fā)生。
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是指欺詐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詐行為而作出的,也不構成欺詐。
二、構成欺詐的法律后果
構成欺詐的后果是指欺詐行為引起的法律結果。包括受欺詐人因欺詐所為意思表示的效力和欺詐人應當承擔的責任兩個方面。
1.因欺詐而為意思表示的效力,因被欺詐或者被不法脅迫而作出意思表示的,表意人可以撤銷該意思表示。如果欺詐系由第三人所為的,對于另一方所作的意思表示,只有當另一方明知或者可知欺詐事實時,始得撤銷。
2.欺詐的民責任。欺詐行為常常因觸犯多個法律部門的規(guī)定,從而將使行為人承擔民事的乃至刑事的責任。首先要承擔民事責任,一般是合同締約過失責任或者違約責任,要對給合同另一方所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其次,合同欺詐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三、構成欺詐犯罪能判緩刑嗎
構成欺詐犯罪能判緩刑,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的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jié)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xiàn);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qū)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上一個:供應原裝進口bamo電導率探針
下一個:開關電源的 MOSFET 選擇

低壓電纜允許載流量表
中國四大茶區(qū)是哪些地區(qū)?氣候有什么特點,產(chǎn)什么名茶?
厚聲1210W2F270LT5E今日行情、最新報價
AC1206FR-0733KL,國巨車規(guī)電阻1206 33KΩ ±1% 1/4W
防衛(wèi)過當致人輕傷是屬于故意傷害嗎
子女向父母追討撫養(yǎng)費有什么時效限制嗎
單級雙吸泵應該如何安裝和調(diào)試?
怎么變大手機運行內(nèi)存,怎么關閉手機運行的所有程序
保證不能擔任保證人的情形
備案提交管局審核-備案平臺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