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除草劑種類較多,不同種類的除草劑其作用機理和除草效果均有較大差別?,F(xiàn)將茶園中常用的幾種除草劑及其基本特性作一介紹。
(1)草甘磷。屬內(nèi)吸傳導型廣譜滅生性除草劑,不僅能通過雜草莖葉傳導到地下部,而且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蘗間也能進行傳導,使雜草蛋白質(zhì)合成受到干擾,導致雜草死亡。草甘膦對40多科的雜草有防除作用,豆科和百合科中的一些雜草對草甘膦的抗性較強。目前常用的劑型為10%草甘膦銨鹽水劑,外觀淺棕色,比重1.3,對金屬有腐蝕作用,在常溫下有效保存期2年以上,存貯時出現(xiàn)結(jié)晶沉淀,搖勻后再使用不會影響藥效。屬低毒,對人、畜安全。使用劑量應根據(jù)茶園雜草種類靈活掌握,使用時加0.2%的洗衣粉,可提高防除效果。藥液用清水配制,決不可用泥漿水,否則會降低藥效。茶園噴施應掌握在雜草三至四葉期、覆蓋度70%左右時進行。在浙江除春草約在4月上、中旬噴施,除夏草在6月底至7月上旬噴施。施藥應在早晨露水干后進行,施藥后若4--6小時內(nèi)下雨,應補噴。施藥后3天內(nèi)不要割草、放牧。噴離草甘膦后3--5表面雜草葉片開始枯黃,10天后根部腐爛死亡,有效控制期在30天左右。草甘膦對茶樹是安全的,在常用濃度下不會對茶樹造成藥害等不良影響。但在高濃度下,茶樹芽葉生長緩慢,所以在使用時最好不要將藥液噴在茶樹上。
(2)克蕪蹤。又稱百草枯,屬速效觸殺型滅生性除草劑。以雜草葉綠體破壞極強,使光合作用和葉綠素合成很快中止,葉片著藥后2--3小時即開始變色。對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的綠色組織均有很強的破壞作用,但無傳導作用,只能殺烈死接觸到藥液的地上綠色部分,而不能殺死根系,施藥后雜草有再生現(xiàn)象。目前常用劑型為20%水劑,其有效成份是百草枯,外觀為黑灰色液體,對金屬無腐蝕性,在常溫下有效保存期為2年以上。克蕪蹤對茶樹葉片易產(chǎn)生藥害,使用時嚴格掌握定向噴灑,茶園中使用以每667平方米100--150毫升為宜,用藥1小時后下雨對藥效影響很小,藥效期可維持15--20天。適宜于幼齡茶園行間、梯級或梯地使用,因不傷害雜草根系,有利于水土保持。
(3)農(nóng)達。是美國孟山都公司生產(chǎn)的內(nèi)吸傳導型廣譜滅生性除草劑,防除雜草對象及作用原理與草甘膦相同。目前市場上供應的為41%的水劑,內(nèi)含草甘膦異內(nèi)銨鹽41%,商品外觀為粉紅色液體(因加了染料),比重1.17,在常溫下穩(wěn)定貯存期為2年以上。茶園中使用劑量,防除一年生雜草每667平方米用100--150毫升;對白茅、硬骨草、蘆葦、香附子、水蓼、狗牙根等雜草,每667平方米用150--200毫升。噴施農(nóng)達后,4--6小時內(nèi)下雨液應補噴。施藥后3--5天雜草葉片開始枯黃,10天后死亡,藥效可維持3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