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你躺在空調(diào)房里,媽媽剛好端來冰鎮(zhèn)西瓜。幸福是你愛上一個人時,這個人也恰好愛你。幸福是你口渴時,有人替你斟上杯茶。
簡單的斟茶也是一門學(xué)問,尤其是身在職場,與客戶在茶桌上喝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一些技藝純熟者甚至讓這簡單的倒茶儼然成為了一種優(yōu)美的藝術(shù),而不知禮儀者往往得罪了人還不自知。
你不得不知道的喝茶禮儀,分享給大家,愿大家都能成為知書達(dá)理的愛茶人。
1.“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倒?jié)M了熱茶時茶杯很燙,熱茶溢出燙到手或者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都會給客人造成難堪。
所以倒茶以七分為敬,不宜過滿。這樣是因為7分滿不至于燙著客人,二來是因為一壺茶要平均倒好幾杯,一杯倒太多后面的杯子都沒地倒那就尷尬了,第三點當(dāng)然是茶水太滿品鑒起來不方便了,手都要被燙的恨不得摔杯了誰還有心思去品鑒啊。
2.“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主泡倒完茶后開始分茶,到客人跟前要說聲“請喝茶”。客人則回以“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茶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
接受斟茶時,也可用手勢來表達(dá)謝謝。
喝茶是長輩的,用食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3.“先客后主,司爐最末”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后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后,這個司爐的,也就是泡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道理很好懂啊,人家來你這里做客,總歸是要先給人家倒茶的吧,就像請客吃飯,不也是一落座就招呼著客人先吃,然后主人才動筷的么?
4.“強賓壓主,響杯檫盤”
如果需要客人自己到茶盤中端茶的話,客人拿杯時不能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杯要輕手,不能發(fā)出聲響,否則有“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的嫌疑。
5.“喝茶皺眉,表示嫌棄”
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的示警動作。主人發(fā)現(xiàn)客人皺眉,就會認(rèn)為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所以,各位朋友們喝茶時小表情不要太多哦。如果發(fā)現(xiàn)了因為表情會錯意產(chǎn)生的尷尬,需要及時向主人解釋清楚,畢竟那種“你不說,我也懂”的默契不是人人都有的。
6.“頭沖腳惜,二沖茶葉”
主人沖茶時,頭沖必須沖后倒掉不可喝。因為早時做茶用腳踩,怕茶葉臟,有雜質(zhì)不宜喝飲,潮汕地區(qū)有“頭沖腳惜,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這里茶小盟得解釋一下,其實很多茶葉生產(chǎn)商都有嚴(yán)格的生產(chǎn)體系,不是說頭倒道水洗茶會臟非倒掉不可,這頭道茶就相當(dāng)于潤茶,讓茶葉舒展開才能快速泡出好滋味,所以頭道茶喝與不喝全看個人意愿,只不過大多數(shù)人傾向于倒掉就是了。
7.“新客換茶”
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rèn)為“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后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8.“暗下逐客令”
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shù)沖之后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rèn)為“無茶色”。無茶色的意思是茶已無色還在沖,表明了是對客人冷淡。有時因自己工作關(guān)系飲茶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那么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了,此時應(yīng)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自己喝茶,可以隨心隨意。喝別人泡的茶,卻不是那么簡單,考驗的是我們的素養(yǎng)和禮儀。
每個人都渴望在茶里面找到自己,升化自己的內(nèi)心,豐富人生的閱歷,滋養(yǎng)彼此的情感,尋找生命的意義,那么一些必要的喝茶禮儀就不能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