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向與禪相近,因為茶多生長在寧靜的自然環(huán)境,古代文人墨客皆以為茶可寧神、陶冶情懷,這和佛家講求的超脫世俗、凈化自身,度己度人有相通之處。
故而佛家多喜茶,禪中品茶,茶中悟禪,相諧相生。
禪茶有四大要素貫穿始終,明此四要素,便可更為深入懂禪,更明人生,更明自身。
第一要素是皆苦。
世人皆苦,茶亦苦??嗍欠?ldquo;四諦”之首,苦也是茶性的重要特征。凡茶皆苦,但苦中有甘甜,需要品茶者自行品咂。世人皆苦,佛講參禪自悟,參破“苦”諦。
從性能上說,苦可以去睡,抑制性欲,幫助消化、通夜補眠,這與佛家的需求也是一致的。
第二要素是唯靜。
品茶可提神,有助思索感悟。茶與禪追求的都是靜寂、空曠、清雅,安寧。
在歷史上,從兩晉時期,茶便是寺院的待客之道。在唐朝,隨著佛教的興盛,吃茶之風大盛。
供養(yǎng)三寶、招待香客,茶已融入佛家,不分彼此。
第三要素是平凡。
禪講的是從平凡的人與物、平凡的細節(jié)感悟人生,茶本平凡,是自然環(huán)境下的自然植物罷了,但經(jīng)過制造,卻能散發(fā)非凡香氣。
第四要素是放下。佛家講“放下”,放下過往種種,放下心中的彷徨、局促、悔恨、患得患失、放下所有,才能心靜,心靜才能得法。茶也是如此,品茶的時候當心無雜念,這樣才能切實沉浸在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