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膚小蠹phloeosinus perlatus chapuis又名羅漢膚小蠹。屬鞘翅目,小蠹科。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蘭州和寧夏等地。成蟲和幼蟲蛀食為害側(cè)柏、檜柏、龍柏和柳杉等。該蟲常與雙條杉天牛一起為害,從而加速了柏樹的弱衰與死亡。在成蟲期補充營養(yǎng)時為害健康枝梢,影響生長勢;在繁殖期為害衰弱枝梢,造成枝枯或死亡。
成蟲體長為3毫米左右,寬約1.3毫米左右,赤褐色或黑褐色,無光澤。體長筒形,略扁。頭小,藏于胸下。觸角的球棒部呈橢圓形,體密布刻點和灰黑色細毛。鞘翅前緣彎曲呈圓形,鞘翅面上各有9條縱紋。雄成蟲鞘翅斜面有齒狀突起,雌成蟲斜面無齒突。卵乳白色。幼蟲老熟時體長約3毫米,乳白色,略變曲,頭小,黃褐色。蛹乳白色,后期為灰黑色。
綜合防治
(1)加強養(yǎng)護管理 適時合理修枝,改善林木生理狀況。對弱樹和要及時復壯,以增強樹勢,提高抗性。及時清除風折枝干及蟲枝,以免造成蟲源。
(2)餌木誘殺 于春季(4月上旬至5月中旬)與夏季(6月中旬至8月)設置餌木誘殺成蟲。
(3)保護和利用天敵 如土耳其扁谷盜、寄生蜂、郭公蟲、綠僵菌、白僵菌和蒲螨等。
(4)藥劑防治 加強蟲情調(diào)查,成蟲外出期噴施20%菊殺乳油15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