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耐泡度位居六大茶類之首,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對于普洱茶為何耐泡這個問題,大部分人的理解比較淺薄,僅僅因為普洱茶屬于云南大葉種茶嗎?
顯然不是!今天就給大家一一分解究竟為何普洱茶能夠有如此高的耐泡度。
天然因素:茶葉本身因素
品種: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葉種物質(zhì)豐富,水浸出物含量普遍在40%以上,所以在耐泡度上有天然優(yōu)勢。如果區(qū)域不同,水浸出物含量還是有區(qū)別的。
樹齡:如果只拿樹齡來說的話沒說服力,在同等氣候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下,樹齡較大的茶樹比樹齡小的茶樹產(chǎn)出的茶葉更耐泡,樹齡大的茶樹,根莖更深,樹干更粗,枝繁葉茂,能夠充分吸收陽光雨露和土壤營養(yǎng)。
季節(jié):普洱春茶的耐泡度要高于夏茶和秋茶,原因在于經(jīng)過一整個冬天的修生養(yǎng)息,且春天是萬物復(fù)蘇的季節(jié),因此春季采摘的頭春茶內(nèi)含物質(zhì)是全年最高的,因此也是最耐泡的。
人為因素:制作工藝
嫩度:普洱茶的采摘標準是一芽二葉至一芽四葉。按照這個采摘標準,芽葉比例適當(dāng),有利于茶葉呈現(xiàn)出較好的口感滋味。
一味求鮮爽度和“稀有”保留較多芽頭,或摻雜過多的老梗老葉,都會讓普洱茶比例失衡,耐泡度及口感隨之降低。
揉捻:在揉捻過程中,茶葉一般會出現(xiàn)三種情況:拋條、中條、緊條。拋條則揉捻輕,出味慢,給人很耐泡的感覺;中條揉捻適中,內(nèi)含物釋放不緊不慢,是三種茶里真正最耐泡的。緊條茶揉捻充分,茶葉細胞壁破裂多,出味快,容易在前幾泡快速釋放內(nèi)含物,減少泡數(shù);
沖泡方法:同樣的茶,不同人、不同時候沖泡,耐泡度就是不一樣。這主要是茶與水比例,還跟時間和溫度有關(guān)。
一般來說,投茶量越少,茶葉越不耐泡;水溫越高,耐泡度越低;出湯速度越慢,越不耐泡。反之的話,茶葉就較耐泡。
寫了這么多,也不知道各位看官看暈了沒有,以上因素是考量一款茶耐泡度的基礎(chǔ),當(dāng)然除此之外一款茶的耐泡度還可能因為茶樹的海拔高度,地域而改變,但這些原因距離茶友稍遠,所以就不著重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