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世界里,純料和拼配之爭原來已久。純料追求的是山頭純正的山頭韻味,而拼配講究的是取長補短或者追求的是1+1>2的效果。
從發(fā)揮的空間來看,純料受的局限性比較大,例如十分受當年氣候影響。比較干旱的年份,那一年的純料茶質會比較好,如果雨水多了,那茶質就會相應的降低。而純料可以說是無法左右的。
但拼配發(fā)揮的空間就比較大了。拼配可以是不同山頭之間的拼配,也可以是不同年份的拼配,還可以是不同季節(jié)的拼配。這中間的變數和可表現的空間就更大了,相對來說拼配更能展現做茶人的技藝。
雖說普洱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但能夠有實物流傳下來的卻只能從清末明初1900年左右的號級茶開始。
號級茶這些神茶能夠喝過的人應該不多,從坊間流傳的只字片語也沒見過喝過號級茶的人評價該茶是拼配抑或是純料,我們就當考古,從流傳下來的各種內飛內票來看看當年的號級茶有沒有可能是純料或者拼配。
1. 藍票福圓昌
在光緒年間,元昌號茶茶莊在易武大街開設了茶廠分行,叫福元昌,主要采用易武山大葉種制茶。時至今日已經很難在普洱茶流通市場上看得到福元昌號普洱圓茶,當時福圓昌茶的內飛共有藍,紅,白三種顏色。今天我們找到藍票的內飛,來看一下:
內票上寫:本號易武大街開張福元昌記,專辦普洱正山,地道細嫩尖芽,加工督造,歷年已久,遠近馳名,誠恐假冒,故特加此內票以杜蒙混。主人余福生。
所以從內票文字上來看,這個在易武大街的茶莊做茶沒說此茶用料來自易武正山,而是來自普洱正山,也就是說如果當年做茶人嚴謹的話,當年用料可能不止來自于易武一處。同時“督造”二字說明這茶應該是他從毛料市場上收的,并非出自“自家茶園”。
所以,藍票福圓昌很大可能不是純料。
現在歷史上的福圓昌號已經灰飛煙滅,而在歷史的廢墟上又重新有陳升號復原昌和福元昌號兩個品牌出現,也做易武茶,期望能夠重現當年福元昌的輝煌吧。
2. 宋聘號
此宋聘是百年前的那個號級茶,宋聘號的內票其實挺有設計感的,上面畫了一個平安如意圖,和佛教也許有緣,我們來看看內容:
內票上寫:貨真價實。春尖。乾利貞宋聘號。本號在云南普洱易武山開張,揀提細嫩茶葉采造,貴客賜顧請任平安如意圖為記。
寫內票的這個人估計話不多,言簡意賅,著重強調用料是春尖,但沒說用了哪里的原料,只說在易武山開張,所以這個是純料還是拼配未知。
3. 同興號內票
內票上寫的很啰嗦,當然你也可以說寫的很詳細:
云南普洱茶產于普洱府,屬之七山,曰易武,曰倚邦,曰漫乃,曰蠻松,曰攸樂,曰漫臘,曰漫灑,此七山為易武所產者為最佳,其味天然清香,勿需人工熏造,其性溫和,不寒不熱。又能消食暑,于滋養(yǎng)衛(wèi)生,大有裨益,歷來進貢之茶均易武產者也,又茶分粗細兩種,粗茶即老茶也,細茶即…(字體模糊)。自曾祖住易武百有余年,揀采春季發(fā)生之嫩尖,新春正印細白尖,并未摻雜別山所產…分別真?zhèn)挝鹗刽~目混珠…..
看完了你會不會說這家伙應該就是當年的文青,文字通篇情真意切,你在當年看了肯定會想買!
從內票上來看,文字“并未摻雜別山所產”,這幾個字就很重要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茶可以認為是易武純料。
當然易武到了現在也很多小產區(qū)了,彎弓,茶王樹,薄荷糖,同慶河等等,但當年還沒有那么個意識。
4. 雙獅同慶號
這個當年也是文青,文字前面一大段吹捧自己:
啟者本號向在云南易武茶山選辦普洱正山細嫩馨香茶葉,加重萌芽,精工督造,發(fā)往香港銷售,中外馳名,久為士商所賞鑒,近來假茶漸增,仿造愈重,以致魚目混珠,真?zhèn)坞y辨,見有無恥之徒假冒小號招牌,希圖暴利。是以本主人有鑒于此特xx立xx奸xx,我自庚申年八月改換雙獅圖為記,貴客務須請格外留意,認明圖記….
后面一看,這個同慶號當年也是被假貨逼瘋了的一家啊,看來普洱造假是歷史悠久,后面同慶號不得不更換logo為雙獅圖。
這個同慶號也是很啰嗦,寫了一半天也沒講自己的茶用的是哪里的,一樣只說了普洱正山。所以雙獅同慶號也不可考具體是純料還是拼配。
5. 敬昌號
同樣這里說的敬昌號也是以前的老古董,并非現在所出現的那個敬昌號。
這是1930年敬昌號的內票:
啟者本號自來親赴普洱各名山選辦真正普洱貢茶,提揀雨前春蕊細嫩尖葉,絕無摻雜充抵,認真改良熏蒸,符合衛(wèi)生旨意,揣銷海外香港各埠,聲譽卓著,久為中外人士所贊許。貴客賜顧務請認明采茶圖商標為記,識別真?zhèn)?,庶不致誤??偘l(fā)行所云南普洱茶山敬昌茶莊啟。
這個內票就應該說明此茶不是純料了,茶莊莊主“親赴普洱各名山選辦真正普洱貢茶”,說明來料很廣,這個從現在的意義上來說應該是拼配茶。
所以看了這些古董茶,唯一強調自己來料相對較純的只有同興號,其余的語焉不詳,至于敬昌號則肯定是拼配茶。
當年做茶的人萬萬也不會想到,普洱茶到底是純料好,還是拼配好會引起很多人來爭論,要是當年問他們這些問題,那些茶莊莊主肯定說‘’好喝就行了嘛,管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