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態(tài)特征
雌成蝸橢圓形,體背隆起,體長約0.4一0.5mm,寬0.15一0.23mm。前半體紅色,后半體暗紅色,體背具縱行細(xì)毛4列,每列6—7根,腹末闊圓形,4對足;雄成螨體較小,腹末稍尖,足較雌成螨長。卵長0.11mm,近圓形,紅色,孵化前淺橙色,下方扁平,上方具白色細(xì)毛一根。幼螨長0.2mm,寬0.1mm,近圓形,鮮紅色,后轉(zhuǎn)暗紅色,3對足。若螨第一若螨卵形,長0.2mm,寬約0.13mm,暗紅色,4對足;第二若螨雌螨長0.26mm,寬0.15mm,腹末圓;雄螨長0.23mm,寬0.14mm,腹末稍尖。4對足。
分布地區(qū)
分布江西、云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省。
防治措施
(1)加強茶園管理,防止茶園溫度過低,干旱季節(jié)要適時澆水,使小氣候相 宜。(2)點片發(fā)生時,及時噴灑15%滅螨靈乳油3500倍液或20%滅凈菊酯乳油1000倍液、 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10%除盡乳油2000倍液、1.8%愛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1.8%集琦蟲螨克乳油50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4000倍液。(3)10月上中旬秋茶結(jié)束后,雌成螨下樹前噴灑波美0.5°石硫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