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開【紫陽竹枝詞十二首(之八)】
雨前一樣是新茶,
坡有陰陽性各差。
齊焙白毫先入貢,
香風吹出野人家。
賞析:
江開,安徽廬江人,順天年間舉人。清朝咸豐元年(1851)任紫陽縣知縣。
紫陽毛尖至晚必須在谷雨前采摘,遲采則葉子粗老,增了產(chǎn)量卻降了等級。陳僅言“崖邊摘茗分寒暖”,江開說“坡有陰陽性各差”,二人皆曉茶性。如同民謠所言:蓋屋的住草房,賣鹽的喝淡湯。務茶的呢?產(chǎn)出的好茶自己卻無權享用,“白毫先入貢”,得敬貢皇上。所以那彌漫的茶香也是留不住的,“香風吹出野人家”,吹到哪里去?當然是北京皇帝住的地方。史載紫陽茶作為貢品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周時期,然后是唐代。據(jù)江開詩中所言,西周后兩三千年的清代紫陽茶仍然列為朝廷貢茶,那紫陽茶作為貢茶的歷史長達300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