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攪拌器設計因素分析
攪拌器設計中通常需要考慮的因素是能量密度(w/m3)和整體流速(m/s),特別是在污水處理中。由于已
經出現(xiàn)了新的的攪拌系統(tǒng),故能量密度標準已經轉而用來表示zui大能耗了。
有效的攪拌是在整體流動條件下獲得的,水池中的介質整體都在發(fā)生運動,并且成為攪拌工藝的一部分。整體流速通常為0.15~0.35m/s,現(xiàn)在往往被用作攪拌程度的設計參數(shù)。由于無循環(huán)通道的水池也存在著如何正確定義和測量所需流速的問題,故只在學術上規(guī)定一個整體流速是不夠的。直到今天,整體流速仍是污水處理中zui可行的對通用攪拌狀態(tài)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而以沉積量、活體積、污泥分布均勻度等
參數(shù)來定量表示攪拌度的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整體流動是由攪拌器射流的動量驅動的,其根本上就是攪拌器的反應推力,它與攪拌器的位置共同決
定著所產生的流動形式。如果攪拌器的位置和某一應用中所需要的推力以及攪拌器的推力數(shù)據已知,就可
據此進行設備選型。
三、攪拌器具體組件選型
潛水攪拌器應可以被提升和放下,并且應該可以方便地卸下進行檢查或服務,而無需工作人員進入
池體或井中。攪拌器應有一個滑動的導桿支架作為其整體的一部分,攪拌器的整個重量應受力在一個支架
上,該支架必須能夠承受攪拌器造成的所有推力。攪拌器及其附件和電纜,應能夠連續(xù)浸沒在zui大深度為
20米的水下工作而不損失其水密性。
(1)減速傳動裝置
減速傳動裝置主要由一對斜齒輪、軸承和油箱組成。驅動齒輪安裝在電機輸出軸上,被動齒輪安裝
在攪拌器軸上,材料一般采用鋼。
(2) 電機
電機應根據水深工作的需要,一般選用高絕緣等級(f 級) 的標準定子和標準轉子組件組裝到設計緊
湊的潛水攪拌機殼體內。電機功率等級和安裝尺寸均應符合i.e.c 標準,特別對接線端口設計應完
全密封,能把電機和外界分隔。
(3)殼體
考慮到污水處理廠污水具有酸堿、有機物、熱污染、腐蝕性溶液等工作環(huán)境因素,潛水攪拌器殼體的
主要材質應為不銹鋼;而所有的螺母、螺釘和墊圈則應為不銹鋼或更好的材質。
(4) 攪拌螺旋槳
攪拌螺旋槳的設計根據潛射流理論,采用水力平衡的無堵塞的拽后設計, 它能有效傳遞對應電動機
輸出的zui大攪拌效率,在葉片設計時需考慮到防止水草或異物纏繞槳葉的因素。為了獲得遠流程的流場
要求,設有導管式罩。制造完畢后需進行靜平衡校驗。
(5) 密封裝置
攪拌器由于長期在水下工作,故其密封性是非常重要的。靜壓密封均采用“o”型橡膠圈。在攪拌器端
軸的動密封采用內裝單端面大彈簧非平衡的機械密封動、靜環(huán),材料為碳化鎢或碳化硅。
(6) 監(jiān)控系統(tǒng)
在每相定子繞組線圈中裝入熱敏開關,當熱敏開關斷開時,電機停止運行并報警。在潛水電機油室設
置油室漏水傳感器:當水滲入油室時,傳感器將發(fā)出報警信息。在潛水電機定子室設置漏水傳感器:定子
室中滲入水份時,電機停止運行并報警。熱敏開關、油室漏水傳感器和定子室漏水傳感器經導線引至電機
接線盒(接線盒內有端子板,而端子板則應使用彈性“0”型環(huán)與電機密封)。接線盒內的接線板應采用穿線
壓緊桿方式長期固定和連接電纜導線及定子進線。
(7) 動力和控制電纜
潛水控制電纜和動力電纜的尺寸應符合i.e.c標準并提供足夠的長度以接入接線箱,且不能拼接。電纜
外護套應是低吸水性的防泄露氯丁橡膠,并且其機械柔性應能承受電纜進線處的壓力。電纜至少能在水下
20m處連續(xù)使用而不失其防水性能。采用遠程的監(jiān)控工作站則可以利用編程進行遠程的實時數(shù)據調用、參數(shù)
修改功能,以達到遠程監(jiān)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