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bombaz matabaricum,)別名斑芝樹、英雄樹、攀枝花、紅棉,為j州、攀枝花、潮州、臺灣高榷市等市花。
≥爭植物學(xué)特征 木棉是木棉科木棉屬落葉大喬木,高達20~30米;樹干直,樹皮灰色,l干均具短粗的圓錐形大刺,后漸平緩成突起。枝近輪生,平展。掌狀復(fù)葉互生總?cè)~柄長15~17厘米;小葉5~7厘米,長橢圓形,長10~20厘米,兩端尖全緣,無毛。花大,紅色,聚生近枝端,春天先葉開放。蒴果大,橢圓形,j質(zhì),外被絨毛,成熟時5裂,內(nèi)壁有白色長綿毛。 木棉原產(chǎn)南亞、東南亞直至澳大利亞東北部。現(xiàn)今木棉在我國的分布,四川西南攀枝花金沙江、安寧河、雅礱江河谷、云南金沙江河谷、云南南部州南部,直至兩廣、福建南部、海南、臺灣。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環(huán)境。不耐寒,稍耐濕,忌積水。耐旱,抗污染、抗風(fēng)力強,深根性,速生,萌芽力強。
≥鄉(xiāng)栽培技術(shù) 常用播種、扦插、分株繁殖。播種:采種后即播或沙藏至翌年春播。發(fā)芽適溫為22~26ac,播后30~40天發(fā)芽。幼苗生長快,當(dāng)年苗高90厘米左右。扦插:夏季采用嫩枝扦插,剪取長15厘米左右的半木質(zhì)化充實枝條作插穗,插后20~30天可生根。分株:可在落葉期挖取樹干基部萌蘗苗進行分株繁殖。苗木落葉休眠時苗高達2.5米可作園林綠化苗使用,如需更大苗木,可在苗圃繼續(xù)培育。 苗期保持土壤濕潤,每月施肥一次。開花展葉期亦須一定濕度。成年植株耐旱力強,冬季落葉期應(yīng)保持稍干燥。≥籮觀賞與應(yīng)用 木棉是阿根廷的國花。是我國廣東省廣州市、潮州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及臺灣省高雄市、臺中市的市花、金門縣的縣樹。廣州早在1930年代就曾定木棉花為市花,1982年再次選定它為市花。故木棉文化早已融人廣州市民的生活。廣州人以鮮艷似火的大紅花,比喻英雄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故木棉樹又被譽稱為“英雄樹”,木棉花也就成了“英雄花”,而以木棉作行道樹的路段就叫“英雄路”。 木棉樹形高大雄偉,枝干行展,春季紅花盛開,花紅如血,碩大如杯,是優(yōu)良的行道樹、庭蔭樹和風(fēng)景樹。先長花芽再長葉芽,盛開時冬天落盡的葉片幾乎全未長出,遠觀好似一團團在枝頭盡情燃燒、歡快跳躍的火苗,極有氣勢。因此,歷來被人們視為英雄的象征。明朝屈大均的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十丈珊瑚是木棉,花開紅比朝霞鮮。天南樹樹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憐!參天古干爭盤拿,花時無葉何紛葩!白綴枝枝蝴蝶繭,紅燒朵朵芙蓉砂。”梁伯彥《詠木棉》詩更見英雄風(fēng)采:“橫空挺立冠群芳,百尺臨江映艷陽。正是當(dāng)春堪送暖,英雄不帶脂粉香。” 木棉生長迅速,材質(zhì)輕軟,木棉纖維短而細軟,無拈曲,中空度高達86%以上。西雙版納傣族江河上承坐與運轉(zhuǎn)的獨立舟和龍舟就是用木棉樹鑿成的。筆者曾寫過《獨木舟》詩歌頌了木棉樹之用途與民族風(fēng)情:“用一根粗大的木棉樹,鑿成一條獨木舟。祖?zhèn)鞯拿褡屣L(fēng)格,始于圓木飄浮??崴埔粭l龍蛇,出沒在熱帶雨林之中。待到節(jié)日化龍舟,奮起爭勝亦風(fēng)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