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建筑2.0時代已悄然來臨。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為促進建筑產業(yè)化發(fā)展,加速傳統(tǒng)建筑業(yè)轉型,一批批經濟適用、安全環(huán)保、施工便捷的裝配式板材建筑墻體陸續(xù)被推廣使用,其中,具有輕質、高強、工效高、可塑性強、施工速度快、平整度高、節(jié)能、節(jié)材、降低施工成本等特點的輕質混凝土空心隔墻板(以下簡稱“隔墻板”),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一、 輕質隔墻施工工藝
輕質混凝土空心隔墻板屬于內隔墻–輕質隔墻板,其在建筑隔墻安裝施工中,可解決隔墻板連接固定、板材粘結、拼縫抗裂等困難,使安裝完成的隔墻板更穩(wěn)固、平整,節(jié)點及板縫基本無裂縫,可滿足建筑抗震以及使用功能需求。
1.放線、定位
(1)彈好安裝墻板的軸線以及控制線。
(2)放隔墻板的安裝線,先彈長線,后彈短線;先放平行線,后放垂直交叉線,最終確定門窗洞位置線。對于需后裝的隔墻板,應將同一位置線返至結構梁板底,若可放雙線,須上、下都放雙線。
(3)對于墻板安裝放線,應考慮房間的開間方正,與未抹灰的墻、梁、柱邊平行相接時,應注意抹灰層厚度。
2.卸、運隔墻板
(1)施工總平面布置圖中,應將卸板位置規(guī)劃在施工電梯(垂直運輸機械)附近,按不同規(guī)格整齊堆放并做好防雨措施,最好用防雨布遮蓋防止日曬雨淋。
(2)隔墻板堆放應平衡,在板下端1/4處設兩橫向軟墊木,板槽口向下,堆放側立斜角不低于74°,不應平面擺放,以免斷裂。
(3)以先裝法吊運板時,不得拆散出廠包裝,始終保持整捆側立方式用塔式起重機垂直吊運至施工部位;后裝板吊運時,應用2個略小于板孔的圓棒插入墻板的第二排孔中抬起放入吊籠,或抬入專用小輪架運入施工電梯內,板在吊籠或專用小輪架里應保持側立,放置穩(wěn)固。
3.鋼卡固定
根據隔墻板安裝排版圖,將u形鋼卡預裝在隔墻板拼縫處上端的結構梁、板上及結構墻、柱與隔墻相接節(jié)點處。對于收尾板、補板、門窗洞口頂板等不宜先裝鋼卡的部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后裝l形、f形、一字形等各類型鋼卡,以滿足抗震要求。
固定鋼卡按以下3種情況設置。
(1)抗震設防烈度為不大于6度區(qū)時,在隔墻板拼縫處的上端隔縫設置鋼卡,對于隔墻板與結構墻、柱相接的部位,應按照設計要求設置鋼卡;抗震設防烈度為7, 8度區(qū)時,在隔墻板拼縫處上端每縫設置鋼卡,隔墻板與結構墻、柱相接部位鋼卡的設置按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1)門窗洞口頂橫向隔墻板與結構樓板、梁的連接時,應在隔墻板縫處設置鋼卡件,設置不少于2個鋼卡件,其間距不大于600 mm;2)每塊隔墻板豎向鋼卡件設置不少于2個;3)隔墻板與主體結構墻、柱的豎向鋼卡的間距不大于1.0 m,且隔墻板上下端部位的鋼卡件離樓板間距不大于400 mm;4)隔墻板鋼卡件與混凝土結構固定時,采用射釘槍打入射釘固定,每個卡槽不少于1根射釘,射釘長度不小于20 mm,且須錨入結構混凝土內。
(2)隔墻板需豎向接板安裝或隔墻頂端處不抹灰而直接吊頂裝飾時,須按上述第(1)條規(guī)定設置鋼卡。
(3) 隔墻板先裝法設置鋼卡件,按上述第(1)條第2點規(guī)定設置,且鋼卡件與現(xiàn)澆結構混凝土粘結牢固。
4.隔墻板安裝
(1)根據安裝排版圖(圖1),邊板應在工廠進行切割,局部隔墻板細部需切割的,應在安裝前切割。先裝法安裝隔墻板時,應在結構模板施工前用20 mm厚擠塑苯板平鋪于隔墻板頂端,以免結構施工時混凝土落入板孔內,不應與結構硬連接;安裝后裝隔墻板前用阻燃泡沫板將頂孔塞實,塞入20 mm深為宜,以免塞頂縫時砂漿掉落孔內。
(2)拌制粘結砂漿,主要用于隔墻板與受力構件的固定,隔墻板縫、隔墻板與結構梁板縫及墻柱縫等縫隙的粘結處理,粘結砂漿應隨拌隨用,存放時間不超過1.4 h。
(3)安裝隔墻板的接觸面清理濕潤。與墻板相接觸的結構梁、板、墻、柱上及隔墻板粘結面的(頂面、凹槽、側面)均用1∶2的膠液(108膠∶水=1∶2)涂刷濕潤后,抹粘結砂漿。
(4)墻板安裝就位。先裝法:按安裝排版圖板編號,安裝隔墻板時,先完成一端的第1塊墻板,然后設置斜支撐和通長支撐橫梁(或方木)進行固定,斜撐與橫梁均通過隔墻板上的預埋孔與墻板進行連接(圖2a、圖2b)。安裝時,注意將墻板公槽的一側靠近現(xiàn)澆結構。安裝好第1塊隔墻板后,在其母槽的一側抹漿,將提前配制的粘結砂漿均勻抹在母槽內側和母槽2個側面,然后安裝第2塊隔墻板,使第2塊墻板的公槽一側與第1塊墻板的母槽一側可連接。公、母槽對接緊密,注意控制接縫尺寸(不超過10 mm),然后通過螺桿將墻板連接到橫梁進行固定(圖2c)。按上述步驟,依次進行其他墻板安裝,吊裝就位后通過螺桿與支撐橫梁連接。2塊板之間應緊密連接,板縫要揉擠嚴密,把擠出的砂漿刮平,縫隙不宜大于10 mm,著重調整垂直度、標高和相鄰板面的平整度,并依次類推。當吊裝一面墻的最后一塊墻板時,同第一塊一樣,需用斜撐進行固定,每面墻不少于2根斜撐,且其間距不大于2.6 m。
(5)門窗口隔墻板安裝:按排版圖安裝門窗框板,安裝門窗框板時,先鋸出放置門頭板的l形口,擱放的搭接長度不小于100 mm,對于門窗與門窗邊板相接邊100 mm范圍內的隔墻板孔,必須用c20細石混凝土填充實心。當門窗洞口寬1.2~2 m時,門(窗)頂板下排版孔100 mm范圍內應填實心或設c20鋼筋混凝土抱框。
5.填充塞縫
隔墻板底縫的填充塞縫應在結構施工完成、水電線開槽后進行。進行底縫填充操作前,應先清除板下的雜物以及灰塵,再澆水濕潤,然后灌注c20混凝土或粘結砂漿時二人在墻板兩側對擠塞漿操作,使底腳混凝土在墻板內孔中略微脹起約20 mm,避免混凝土或砂漿水化過程中產生收縮導致墻體松動?;炷撩鎽歼M墻面內2~4 mm,利于墻板底腳收光。待板下填充混凝土/砂漿強度達到74%以上,方可將木楔取出,同時在該處填充混凝土/砂漿。
6.嵌縫抗裂處理
(1)在隔墻安裝底縫及線槽完成后,進行嵌縫抗裂處理。方法如下:在隔墻板拼接處用毛刷蘸水泥界面劑或1∶2膠液濕潤板縫口后,在拼縫處批刮抗裂砂漿1.4~2 mm厚,將耐堿玻纖布條鋪平壓入砂漿。待7分干時刮第2遍抗裂砂漿,抗裂砂漿總厚度2~4 mm,面層抗裂砂漿應抹平壓實。隔墻板拼縫節(jié)點處理。
(2)對于結構梁、板、墻、柱與隔墻板接縫處,墻板拼接處,轉角處,構造柱,以及門窗框邊等部位,同樣按照上述做法粘結玻纖網布,布寬200 mm以上,同時應確保每側墻搭接寬度不小于100 mm,并在刮膩子時增設陰角條或40 mm寬高強抗裂紙帶。
(3)墻體長度超過4 m以上時,在墻長中部或每2 m(5塊隔墻板寬)設置1道施工縫,此縫為空裝,縫寬約4~7 mm。讓安裝的墻板自然收縮,20 d后,用抗裂砂漿分次填抹密實,縫兩側粘結100 mm寬玻纖網布。
二、小結
較傳統(tǒng)建筑模式而言,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目前在國內屬新型建筑結構體系,輕質隔墻內隔板符合國家綠色建筑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因而在住宅產業(yè)化建筑中被廣泛使用。但是在溫度變化和受荷變形的情況下,墻體易出現(xiàn)不均勻收縮或變形,而反射在墻面產生裂紋。因而應更加重視施工過程中的控制,只有采用正確的施工工藝,嚴格按要求施工,方可避免出現(xiàn)災難性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