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喝茶可以解渴,不想有時喝茶后,不少茶友反映有時喝茶會感到口干舌燥。這種情況正常嗎?是不是茶葉不好?引起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復雜的,我們總結了喝茶時的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
這里首先需要排除的,是飲茶人自身身體狀況欠佳的背景。正常人舌面一般會有津液滋潤,反映為舌面的潤燥。在中醫(yī)上,潤燥反映體內(nèi)津液的情況。正常舌苔不干不濕,而津液過少就會口感舌燥,無苔干燥表明體內(nèi)津液已耗,外感病多為燥熱傷津,內(nèi)傷病多為陰虛津液不足。經(jīng)常性的口干舌燥,這跟喝茶本身關系并不密切,另當別論。
除去病理的原因不講,喝茶感到口干舌燥的主要原因:
1、茶多酚類引起的
茶葉中含有多酚類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入口會在舌頭上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膜,讓舌頭發(fā)干、發(fā)澀。這層膜破掉之后,便轉化成了大家常見的回甘,這也是一種好茶的標志。
同時,這種狀況一般也會在茶多酚含量較高的茶類比如綠茶、生普等往往會更加明顯。
2、飲用過熱的茶
飲茶提倡熱飲或是溫飲,但過熱飲用會燙傷口腔,產(chǎn)生一種干澀感。其實我們喝過熱的開水,也會有相似感受。
此外,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提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溫飲則火氣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
3、所謂“火氣”較大的茶
一方面,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食性有“四性五味”之分,寒、涼、溫、熱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茶類中,則以綠茶、白茶最涼,青、黃茶則相對性平溫和,紅茶、黑茶茶性相對溫熱。
另一方面,一些新加工出來的茶葉,如剛剛經(jīng)過殺青干燥的綠茶或是剛剛烘焙過的茶葉,往往“火氣”未消,這時飲用,一些人往往舌面、喉嚨會有一種干澀感;而絕大多數(shù)茶類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都不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
新制生茶如果在殺青的過程中火功高了,喝起來嗓子會覺有“燥”感,也會讓人覺得口舌發(fā)干。
新制熟茶在渥堆工序中溫度沒掌握好,溫度偏高,制成的茶葉喝起來也會有嗓子干干的感覺。
一些茶為了追求高香,高溫烘干,喝時也會覺得燥熱,也會讓人口干舌燥。
如果一泡茶除了造成口舌發(fā)干外,并未有其他的不舒服的口感,應該還算正常。
4、其他原因
如果喉部感覺刺痛仿佛得了感冒咽喉腫痛一般,長時間都覺得不舒服。那些茶應該是經(jīng)過了不良倉儲或者人為做舊過,茶葉已經(jīng)壞變。這樣的茶要立刻棄掉,不可能以通風晾干來改變茶質(zhì)。
此外,一些人對茶毫反映敏感,對于一些多毫的茶如碧螺春、白毫銀針等,喉嚨受到刺激,會有種癢與干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