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泡什么茶最為合適呢?這個(gè)問題主要考慮的是:茶的特性與紫砂壺泥料特點(diǎn)的搭配。且不說茶與紫砂的那各種小分類,就大類別來說茶就可以分紅茶、白茶、黃茶、黑茶、綠茶、烏龍茶再加上一個(gè)普洱茶,紫砂壺的泥料也有紅泥、紫泥、綠泥、段泥之分。
大圖模式按“一茶一壺”的這個(gè)說法,可能要備上好多把紫砂壺,嗯...粗略的算算,得5把紫砂壺起步吧。其實(shí)每款茶與紫砂壺都有他們之間互通的地方,掌握了相通的地方就不必如此的苦惱。
那,到底什么樣的壺和茶最為搭配呢?接下來可以聽小編慢慢道來......
- 綠 茶 -
總是有人問紫砂壺可以沖泡綠茶嗎?可以的!
只是需要一定的技巧:①合適的壺型和泥料;②適當(dāng)?shù)乃疁兀?0℃左右就好;③每泡8-10秒即可,出盡水后開蓋降溫。
大圖模式那么什么樣的壺型和泥料才是適合綠茶的呢?綠茶的主要制作方法是炒青、烘青、曬青、蒸青,不用發(fā)酵,如『碧螺春、西湖龍井、蒙頂甘露』等。葉芽嫩,在泡茶的時(shí)候格外注意不能悶到,口蓋需要大一些,壺身不宜高,出水快的壺。
大圖模式綠茶搭配『段泥、底槽青、綠泥』為佳,顏色淺淡,透氣性極佳,且對養(yǎng)壺有利,不易形成黑色的茶垢。
- 黃 茶 -
黃茶屬于輕發(fā)酵茶,芽葉細(xì)嫩,顯豪,香味鮮醇,如『蒙頂黃芽、君山銀針、溈山毛尖』等。
黃茶搭配『紫泥、清水泥、降坡泥』的紫砂壺為佳,不奪茶香,無熟湯氣,又適悶泡,紫泥的適茶性廣、發(fā)茶性亦佳。
- 白 茶 -
白茶最首要的特色是毫色雪白,素有“綠妝素裹”之美感,芽頭肥胖,湯色黃亮,味道鮮醇,葉底嫩勻,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白茶搭配『朱泥、紅泥、綠泥、紫泥』的紫砂壺為佳,壺型可以選擇口蓋較大,壺腹較窄,壺身較高的。
綠茶、黃茶、白茶這3大類,一般都是用蓋碗或者玻璃杯來沖泡,不會選擇紫砂壺來沖泡。但是,你偏愛紫砂壺也不是不可以的,盡量選擇壺壁較薄,口蓋寬一些壺,比如水平壺。
- 烏龍茶(青茶) -
烏龍茶是半發(fā)酵茶,又叫功夫茶,如『鐵觀音、大紅袍、武夷巖茶』等,是高香氣的茶葉。泡法上會和其他的茶類有點(diǎn)不一樣,對茶器有一定的約束,相對的要求也會更嚴(yán)。壺型可以選用小口蓋,出水快的壺。
烏龍茶比較適合搭配『朱泥、降坡泥、紅泥、紫泥』泡飲,其中朱泥是最適合的搭配。朱泥目數(shù)較高,密度大,逼香快,揚(yáng)香高,通過高溫?zé)Y(jié)的扁圓、小品,益茶性,聚熱揚(yáng)香,是烏龍茶最佳伴侶。
- 紅 茶 -
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fā)酵茶,香味悠長,性甘,湯色紅濃。如『祁門紅茶、滇紅』等。
泡紅茶,以『紫泥、朱泥、降坡泥、青灰泥』為佳,既有其香,又能更好的泡出其原味口感,層次分明。
- 黑 茶 -
黑茶是后發(fā)酵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以制成緊壓茶為主。如『安化黑茶、四川邊茶、六堡散茶』等,在一定時(shí)間內(nèi),有越陳越香的特點(diǎn)。
泡這類茶,以『紫泥、底槽青』等紫砂壺為佳,發(fā)茶好而突出其醇厚之味。
- 普 洱 茶 -
普洱茶比較特殊,生茶屬于輕度發(fā)酵,熟茶屬于重度發(fā)酵,不同的發(fā)酵配別的紫砂壺也就不一樣。生茶用的紫砂和黃茶、白茶類似,而熟茶與黑茶比較類似。
最好的選擇是『紫泥』的紫砂壺,紫泥所含顆粒較大,結(jié)構(gòu)疏松,雙氣孔結(jié)構(gòu)能夠吸收茶的澀味。其感覺較為沉穩(wěn)大氣,顏色又比較樸實(shí)自然,與普洱茶更為搭配。
- 花 茶 -
花茶就是用各種鮮花拼配各大茶類制成的,在品飲的時(shí)候也需要注意選壺的重要性,可以泡出最醇香的花茶味道。
花茶可搭配『底槽青、清水泥、綠泥、降坡泥』這一類的壺,壺的口蓋選擇比較大的。
總的來說,就紫砂的密度而言,密度高的壺,泡起茶來,香味比較清揚(yáng),密度低的壺,泡起茶來,香味比較低沉。輕度發(fā)酵和不發(fā)酵類的茶:湯色清爽,風(fēng)格比較清揚(yáng),容易悶熟而苦澀,那就用密度較高的壺來泡,如瓷壺、朱泥紫砂壺。重度發(fā)酵類的茶:湯色深沉,風(fēng)格比較低沉,口感會比較重,那就用密度較低的壺來泡,如粗陶壺、紫泥紫砂壺。
紫砂壺和茶是絕配的,紫砂壺成全了茶之香醇,令茶味更加濃郁;茶成全了壺之盈澤,令壺身愈發(fā)瑩潤。以壺品茶,以茶養(yǎng)壺;紫砂壺與茶,堪稱天作之合。
好茶,豈止于茶,茶好器不對,是暴殄天物茶遇好器,妙不可言,做好茶具,讓喝茶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