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因原產(chǎn)于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鄉(xiāng)而得名:生產(chǎn)歷史悠久,遠在唐代已有生產(chǎn),產(chǎn)銷量大。新中國成立后,生產(chǎn)中心移至橫縣并大規(guī)模加工出口,屬我國特有的黑茶類之一。該茶精制成品分為竹笠裝緊壓六堡茶、散裝六堡茶。
六堡毛茶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是主要出口商品。六堡毛茶品質(zhì)特征:外形條索粗壯、色澤黑褐光潤、內(nèi)質(zhì)湯色紅黃、香氣醇厚并帶松煙味、滋味濃醇爽口、葉底黃褐色。
陳年六堡成品茶外形色澤黑褐光潤,間有“金花”(即一種有益黃色真菌孢子),湯色紅濃明亮,香氣醇陳似檳榔香,滋味甘醇爽滑,清涼甘永,含有特殊煙味,葉底紅褐色。耐于久藏,越陳越好。
(一)六堡茶原料毛茶初加工
工藝流程分為殺青、初揉、漚堆、復揉和干燥5道工序。
1.殺青
鍋溫一般180~200℃,炒手轉速25~30轉/分鐘。每鍋投葉量7~9千克;悶炒1~2分鐘后揚炒再悶炒1分鐘,最后揚炒3分鐘,全程5~6分鐘。
2.初揉
殺青適度葉投滿揉桶,將揉捻葉下壓至約占2/3容積,即可加蓋開機揉捻。揉桶轉速35~45轉/分鐘,全程30~35分鐘。
3.漚堆
數(shù)量少可裝籮漚堆,數(shù)量多則堆于室內(nèi)竹笪上。堆高30~45厘米,當堆溫升高到45~50℃時翻堆l~2次。漚堆時間10~12小時。
4.復揉
時間5~7分鐘,至條索緊結為度。
5.干燥
在特制的多火膛(每膛五星孔或七星孔)焙灶上進行。茶鋪到篾折上3~5厘米厚,在火膛燒松木、雜木混合木柴,初焙溫度80~90℃,至七成干即下焙攤晾30~60分鐘。復焙溫度50~60℃,鋪葉厚度5~6厘米,焙2~3小時,至含水量10%即可。
(二)六堡茶精加工
六堡茶精制工藝,按產(chǎn)品類型分為兩種:
1.緊壓六堡茶傳統(tǒng)工藝
毛茶一篩、風、揀一拼配-初蒸、漚堆一復蒸壓笠二涼置陳化一檢驗出廠。
2.散裝六堡茶工藝
毛茶-篩、風、揀一漚堆-拼配裝倉-產(chǎn)品檢驗出廠。
篩、風、揀工藝技術較簡單,但渥堆和陳化卻是一個復雜過程,它是形成六堡茶獨特品質(zhì)風格的關鍵性工序。
(三)六堡茶渥堆與壓笠陳化技術要點
1.蒸茶與渥堆
將六堡毛茶原料置于特制爐灶上用蒸汽蒸熱至軟,初蒸茶含水量要求為16%~18%,初蒸時間10~60秒。初蒸完畢即攤晾,當葉溫降至80℃左右時即進行渥堆,堆高60~80厘米,堆寬1~1.5米。渥堆2~3天后翻堆,堆溫58~60℃時翻堆散熱。渥堆過程控制堆溫在40~50℃,發(fā)酵效果較好。經(jīng)7~10天,茶葉色澤紅褐或黑褐,發(fā)出醇香,即可進行壓笠陳化。
2.壓笠
壓茶用竹簍規(guī)格要求直徑35厘米、高45厘米;一般每簍裝茶30~40千克,茶坯水分含量以16%~18%為宜;分3次進行蒸壓入笠,掌握邊緊中松,壓完3層后,加蓋縫口,進倉涼置。
3.陳化
將壓好的茶簍放在干凈、通風、相對濕度不高于85%的陰涼環(huán)境下緩慢干燥和陳化。一般茶簍可疊至三笠高,陳化時間30天左右,經(jīng)檢驗符合品質(zhì)要求后,即進行外包裝出廠。
(四)散裝六堡茶渥堆技術要點
1.潮水增濕
一般加冷水增濕,使茶葉含水量達到22%~28%即可渥堆,堆高50~70厘米,每堆2000~8000千克。
2.翻堆散熱
加水后第2天必須翻堆1次。堆溫至58~60℃時要翻堆散熱,適當加上5~7次水,持續(xù)30天左右可達到渥堆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