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青毛茶(普洱茶生毛茶),曬青成品是普洱茶生散茶。其中,芽茶、蕊茶呈極品貢茶,是普洱茶,不應(yīng)歸綠茶類。因db、gb均未列入其中,暫按舊稱濱青,不是綠茶云南生產(chǎn)的曬青茶又稱滇青,是制緊壓茶、普洱茶的主要原料,是選用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經(jīng)殺青、揉捻后,采用太陽光曬干而成的綠茶,據(jù)文字記載,云南生產(chǎn)曬青毛茶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其外形條索肥碩或肥壯、完整,色澤墨綠油潤,內(nèi)質(zhì)香氣高純,滋味醇厚甘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肥厚、黃綠勻亮。曬青茶(普洱茶生毛茶)初加工工藝:殺青→揉捻→曬干。
一、鮮葉要求
系選用優(yōu)質(zhì)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主要采摘新梢部一芽二葉為主休的鮮葉及相同嫩度的單片葉、對夾葉為好。要求鮮葉不斑馬蹄、魚葉、鱗片和其他夾雜物,且無劣變發(fā)酵、無病蟲為害、無污染、無機械損傷的鮮葉。
二、攤青
鮮葉采收后進行適度攤晾,攤青自然灘放,厚度10~15厘米,使青草氣散發(fā),芳香物增加,無表面水附著,鮮葉減重率達10%左右時即可及時進行殺青。
三、殺青
殺青是生產(chǎn)云南大葉種咽青毛茶的關(guān)工序,采用平鍋手匚殺青和滾筒殺青機均可,大人工翻炒,鐵鍋60~75厘米,平放或斜放在灶上,殺青溫度160~180℃,投葉3千克,可用木權(quán)輔助翻炒。殺青主要掌握“殺勻殺熟”原則,做到多透少悶,悶抖結(jié)合,使茶葉失水均勻,殺吉程度控制殺青葉含水量為60%~65之間,殺青太嫩會產(chǎn)生較重的青澀味和紅梗紅葉增加:殺青太重將導(dǎo)致焦味、焦片的增加,同時葉色會出現(xiàn)“死綠色”不利于云南大葉種青毛茶適量酶活性的保存。因此,掌握恰當(dāng)?shù)臍⑶喑潭葘υ颇洗笕~種曬青毛茶的外形和經(jīng)濟效益將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殺青適度要求清香顯露,色澤由鮮綠變?yōu)樯罹G,手握茶汁微露粘手,粗嫩莖強折可斷,無焦邊和紅梗紅葉。
四、揉捻
揉捻可用手工順時針或反時針揉捻法和揉捻機揉捻法,即殺青后原料要進行適度攤涼,攤?cè)~厚度為3~5厘米,攤涼5~10分鐘,促使水分重新分布均勻和降低葉溫,避免揉時出現(xiàn)芽葉斷碎和葉色枯黃。揉捻過程宜掌握以輕揉為主,中揉為輔,把握好“輕一中一輕”的原則,揉時15~30分鐘為好,揉捻程度比普通炒青、烘青綠茶輕,以掌握揉捻葉表面有少量茶汁滲出,手捏成團,并有粘手感為度,要求茶葉成條率在70%~75%為宜。盡量保持芽葉的元整性,避免茶汁過多把茸毛覆蓋住,若揉捻太重,成品的色澤偏暗、欠油潤,芽葉不完整,若揉捻太輕,成品香氣低,滋味淡薄,湯色清淡,浸泡時水浸出物溢出緩慢。
五、干燥
原則上要求用日光曬干。采取二次干燥的方法,用竹制簸箕或大塊方形竹席,茶葉揉好后,及時進行攤曬(俗稱薄曬),攤?cè)~厚度1~2厘米,曬時翻拌2~3次,待干至六成干時(手握有刺手感,莖軟、折而不斷),即時歸攏再曬(俗稱厚曬),攤?cè)~厚度5~8厘米,干至茶葉含水量12%時及時收存(手搓茶條斷碎,葉片成碎末,莖為碎粒狀)。
六、貯存和運輸
按茶葉保存要求和衛(wèi)生要求進行貯存和運輸。倉庫必須通風(fēng)、干燥、清潔、無異味、避光;有防蟲、防鼠設(shè)施;運輸工具應(yīng)清潔干燥,無異味、并有防雨、防曬設(shè)施。本內(nèi)容來自《云茶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