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有對立面,眾所周知,喝茶養(yǎng)生,但是如果喝茶不當,陷入一些喝茶誤區(qū),就是適得其反,不正確的喝茶反而會讓身體出毛病!
吃完飯立刻喝茶
吃完飯立刻喝茶會導(dǎo)致脂肪肝。因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它會與蛋白質(zhì)合成具有吸斂性的鞣酸蛋白質(zhì),這種蛋白質(zhì)能使腸道蠕動減慢,容易造成便秘,增加有毒物質(zhì)對肝臟的毒害作用,從而引起脂肪肝。現(xiàn)在人們的飲食非常豐富,每頓飯可能會攝入很多蛋白質(zhì)。如果長期在飯后喝濃茶,不利于預(yù)防脂肪肝。另外,飯后大量喝茶會沖淡胃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吃完飯后,過半小時左右再喝茶,這樣比較科學。
醉酒后喝茶
茶能解酒是自古以來流傳的說法,很多人也常以濃茶醒酒,其實這是個誤區(qū)。酒醉后喝濃茶不但不能解酒,還會傷腎。李時珍在《本草綱綱目》中對酒后飲茶的危害做了明確的表述:“酒后飲茶傷腎,腰腿墜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消渴攣痛之疾。”現(xiàn)代醫(yī)學也證實,酒后飲茶,特別是飲濃茶,會對腎臟造成不良影響。經(jīng)常酒后飲茶,易造成小便頻繁并混濁,以及大便干燥等病。醫(yī)學研究還表明,酒精對心血管有很大的刺激性,而濃茶同樣有興奮心臟的作用,兩者相合,更增加了對心臟的刺激,對于心臟功能欠佳的人很不利。從健康的角度考慮,喝完酒之后2個小時之內(nèi)不要喝濃茶,如果有嘔吐的現(xiàn)象,可以喝點礦泉水補充水分和電解質(zhì),還可用茶水漱口。
茶與藥同時服用
中醫(yī)主張服用中藥應(yīng)當忌茶,其原因在于茶中的咖啡因、茶堿、單寧、可可堿等酸堿性物質(zhì)可與某些藥物成分發(fā)生作用,影響藥物療效。
西藥也是這個道理,茶不能與下列藥物同時服用:
苯巴比妥、安定等中樞抑制藥。因茶葉中的咖啡因、茶堿等成分具有興奮中樞神經(jīng)作用,兩者同用可產(chǎn)生對抗而降低藥效。
心血管病人或腎炎患者服用潘生丁時,茶中的咖啡因會減弱潘生丁的藥效。
貧血病人服用鐵劑時飲茶,單寧與鐵結(jié)合形成沉淀,影響鐵劑對人體的效用。
蘇打片、健胃片、小兒消食片等含碳酸氫鈉的藥物。茶中的鞣酸可使這些藥物的有效成分中和分解,降低藥效。
呋喃唑酮、苯乙肼、優(yōu)降寧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該類藥物可升高血壓,而茶葉中的咖啡因具有興奮作用亦可升壓,兩者作用相加可致高血壓、失眠等。
但是,服用維生素類藥物、興奮劑、利尿劑、降血脂、降血糖、升白類藥物時,般可用茶水送服。茶葉本身具有興奮、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等功效,服用這類藥物時,茶水有增效作用。如服用維生素c后飲茶,茶葉中的兒茶素有助于維生素c在人體內(nèi)的吸收和積累。
除了以上三點,還有空腹喝茶,喝濃茶等,這些方式喝茶都會損害身體,因此喝茶還是要要小心,不要進入誤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