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筆記本硬盤接口都有哪幾種2,筆記本電腦拆了原來的機械硬盤后可以換什么接口的固態(tài)硬盤3,電腦硬盤怎么接usb接口然后當移動硬盤用4,筆記本硬盤是什么接口5,如何給筆記本加外接硬盤1,老筆記本硬盤接口都有哪幾種
有多老筆記本硬盤(機械硬盤)就兩種接口ide和sata現(xiàn)在的筆記本硬盤基本上都是sata接口,ide已經(jīng)逐漸淘汰
2,筆記本電腦拆了原來的機械硬盤后可以換什么接口的固態(tài)硬盤
現(xiàn)在的固態(tài)硬盤基本都是串口的,筆記本原先的硬盤只要不是那種40g或80g的老古董,基本上都是串口的,也就是說現(xiàn)在市面上的固態(tài)硬盤都能用(迷你串口的除外)中間那塊黑色的就是,把固定螺絲卸下來后,順著你的筆記本往上拔出來,望采納。在網(wǎng)上查詢你電腦的主板型號,主板上的接口決定你可以裝什么接口的固態(tài)硬盤2.5寸的 接口都一樣 除非是msata的固態(tài)不一樣現(xiàn)在一般機型用的是2.5英寸的sata2接口
3,電腦硬盤怎么接usb接口然后當移動硬盤用
電腦硬盤然后當移動硬盤用有兩種方法:1、可以買一個硬盤盒子,直接把硬盤放進去,接電就能用了。這種防震比較好,攜帶的時候也不容易損壞。如圖所示:2、買sata轉usb的線,連帶電源線都在一起了,這樣接電腦的時候方便,價格也便宜,就是對硬盤的保護沒有第一種方法那么好。如圖所示:拓展資料:把電腦硬盤改成移動硬盤不用進行跳線設置。關于硬盤的分區(qū),依據(jù)個人使用習慣決定,個人看法,如果已經(jīng)存在分區(qū),可以不用再進行分區(qū),直接使用即可,使用方法與內(nèi)置硬盤相同。如果原來有分區(qū)你想取消的話,用常用的分區(qū)軟件都可以做到。重新分區(qū)可以不用主分區(qū)。關于連接線的問題,它使用的是ide轉usb專用芯片,把原來的40芯線轉為4線。你可以選擇ide轉usb連接線,也可以選擇3.5寸硬盤盒.無論哪種用法,都須外接電源(有的硬盤盒自己帶電源).電源要求有+12v和+5v兩組輸出,電流不小于1a.小伙教你如何花19塊8把破舊的電腦硬盤變成隨身攜帶的移動硬盤親 你可以再某寶上買個硬盤殼子! 然后對應的串口! 推薦親買個蘋果的殼子! 雙面帶蘋果的logo 接上電后具漂亮! 希望親可以采納喔!這種盤比較少 ,用2.5的盒子就可以的。需要買個移動硬盤盒,帶著硬盤去電腦城買
4,筆記本硬盤是什么接口
你的硬盤接口是sata 1代接口,只要是sata接口的硬盤就可以使用,不用擔心是sata 2代還是1代,因為sata 2代接口是可以向下兼容的。至于容量你也可以放心選購,目前最大容量的筆記本硬盤也不過500g,對于你的筆記本來說是沒問題的。如果推薦的話我還是建議你買個wd的,性價比比較高,而且出于我使用的經(jīng)驗來說,wd的筆記本硬盤兼容性還是不錯的,最重要的是sata接口下的wd筆記本硬盤速率普遍高于其他牌子,雖然使用中顯示不出來,但是如果用專門軟件測試的話就能看出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ata 3.0gb/s接口就是所謂的sata2代接口了,說不上支持,只能說接口能夠向下兼容你的主板接口。是可以使用的。另外你選的硬盤不錯,建議購買。筆記本的硬盤接口標準其實和臺式機硬盤一樣的,有pata(ide)、sata之分。sata傳輸標準有sata 1.5gb /3gb /6gb(即satai、sataii和sataiii)之分,目前新款的筆記本一般都是sataiii的傳輸標準,這三類標準依次向下兼容。轉速方面兩者有5400轉/7200轉之分。最大區(qū)別,筆記本硬盤的外型大小通常是2.5寸的,個別還有1.8寸的,而臺式機基本上都是3.5寸的,除此之外,接口的外部形狀方面,筆記本的硬盤接口外型比較迷你,但可以接在臺式機上使用,但臺式機的硬盤就不可以接在筆記本上面了。1、筆記本硬盤目前主流的接口都是sata3.0,近兩年的是sata2.0,兩者向下兼容;2、再早幾年的老電腦則基本都是ide接口;3、另外有一部分便攜式筆記本使用msata接口的固態(tài)硬盤(msata類似于mini-pci接口)標準筆記本硬盤都是2.5英寸,9.5mm或9mm,部分是7mm。筆記本硬盤目前主流的接口都是sata3.0,近兩年的是sata2.0,兩者向下兼容;再早幾年的老電腦則基本都是ide接口;另外有一部分便攜式筆記本使用msata接口的固態(tài)硬盤(msata類似于mini-pci接口)標準筆記本硬盤都是2.5英寸,9.5mm或9mm,部分是7mm
5,如何給筆記本加外接硬盤
可以通過外接硬盤的方式來擴展筆記本的存儲空間,步驟如下:一、首先我們要確定電腦有沒有光驅,打開電腦的資源管理器,查看是否有光驅的標志,如果有該標志,則說明電腦有光驅,可以加外接硬盤,否則不可以加。二、在確定我們的電腦帶有光驅后,我們需要把光驅拆下來。如果我們的筆記本側邊有光驅的扣子那我們可以之間將光驅拉出來,否則的話則需要使用螺絲刀將蓋子打開,即打開圖中畫圈位置螺絲。三、接下來將我們的外接硬盤裝到光驅的位置上,因為兩者的托架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剛好安裝上去,之后將光驅的蓋子關閉即可,同第二步中打開方式相同,如果是直接拉出來的則可以直接關閉,否則需要將卸下來的螺絲擰好才行。四、之后我們需要檢查硬盤是否安裝成功,在開機的時候按“f12”選硬盤,看到我們的外接hdd硬盤名稱,就說明電腦已經(jīng)檢測到我們的外接硬盤,即安裝成功。筆記本可以加外接硬盤。購買移動硬盤,或者將臺式機拆下的硬盤配上移動硬盤盒,都可以作為筆記本的外接硬盤。將臺式機拆下的硬盤,給筆記本加外接硬盤的步驟:1、首先確定自己硬盤接口是串口,還是并口,下圖為并口。2、硬盤為串口才能被移動硬盤盒支持,下圖為串口。3、需要購買移動硬盤盒,如下圖所示設備。4、使用時將硬盤盒上蓋往下推移。5、放入臺式機拆下的硬盤,對準接口。6、放入之后上推蓋子復原,連接電腦即可。5個附加問題的解答:1、應該選擇移動硬盤,相較于硬盤塔或存儲中心,移動硬盤體積與成本較小,使用方便。2、可以把不重要的軟件安裝到外接盤上,但需要提前接入外接盤,以免運行時出錯。3、在外接盤上安裝xp系統(tǒng),是不可行的。因為你需要啟動windows系統(tǒng),調用驅動以后才能連接上外接盤,如果系統(tǒng)在外接盤上,就無法啟動,因為你無法在啟動windows之前接通外接盤。4、可以把臺式機上的硬盤拿到筆記本上做外接硬盤,只需要配個適合臺式機硬盤的移動硬盤盒即可。5、無需對筆記本電腦的bios等進行設置,就相當于在電腦上接上了移動硬盤。注意插拔時要安全刪除,不然會導致?lián)p壞。你問我就對了,因為我現(xiàn)在有三塊外接硬盤了,比較有經(jīng)驗。1.我應該選擇移動硬盤還是其他類型的硬盤答:既然是筆記本電腦,當然用移動硬盤比較好了?,F(xiàn)在的外接硬盤一般是usb2.0或者ieee1394接口的,硬盤大小絕大多數(shù)是3.5英寸的,但也有區(qū)別。有的是把硬盤體設計得較小的,比較輕便;有的外接硬盤則是給臺式機設計的,比較結實笨重,也有的是一個架子,里面可以插兩塊、四塊甚至更多ide硬盤的。你既然是筆記本電腦,當然是選輕小的,只不過輕小的會比3.5的貴些。2.把不重要的軟件安裝到外接盤上是否可行答:可以,條件是要保持它跟你電腦相連,否則我就不知道會不會有出錯信息,比如跟注冊表有關的。你可以試一下。3.在外接盤上安裝xp系統(tǒng)是否可行答:不可以,因為你需要啟動windows系統(tǒng)、調用驅動以后才能連接上外接盤,如果系統(tǒng)在外接盤上,就無法啟動,因為你無法在啟動windows之前接通外接盤。4.如果我把臺式機上的硬盤拿到筆記本上做外接硬盤是否可行答:參考1。5.使用外接硬盤前是否還要對筆記本電腦的bios等進行設置,因為我竟然不想變動筆記本電腦原有設置 答:現(xiàn)在的技術很成熟了,根本不用!1、選擇移動硬盤(筆記本外加塊硬盤,不覺得有點多余和累贅嗎?)2、可行!但是那塊外加硬盤必須時時聯(lián)機,不然就等于沒裝(還是覺得外加硬盤成了筆記本便攜的累贅)3、可行!如果你要進xp,就必須接上移動硬盤。(何必呢?)4、也可行,但是臺式機的硬盤接口和筆記本的不一樣,所以需要買個轉接口(這個更累贅、更麻煩;移動硬盤至少還是usb接口的)5、不用設置,就算用,也就是改下啟動順序的問題,不需要改動其它設置,放心??!總結:如果你覺得外掛塊硬盤在筆記本上不算麻煩+累贅的話,那就搞塊移動硬盤吧,不要臺式機的那種硬盤??!1、1394的借口可以,usb接口也可以但是不能裝系統(tǒng),只可以使用pe系統(tǒng)。2、可以裝軟件,但是要全部是綠色軟件才行哦。3、外接上裝系統(tǒng),要多次修改啟動文件,外接必須一直在,拔掉下次就起動不了了。所以不行4、臺式機硬盤可以接,但是要拆機子,機子空間又無法承受數(shù)據(jù)線,一直帶一根線工作不便。5、一般不用設置,跳線即可。建議:不要企圖外接硬盤正常使用那樣還不如換硬盤得了,ghost vista系統(tǒng)能保留。買個移動硬盤備份資料即可。vista用35g系統(tǒng)盤分、再8g給xp。剩余40g夠你字長使用的了。不夠用移動硬盤就可以了,光盤存儲亦可。1.移動硬盤或者筆記本底座也可以安裝第二塊硬盤2.軟件安裝在移動硬盤上運行速度會受到很大影響,底座中的第二塊硬盤就沒有這個缺點3.可以在移動硬盤上安裝系統(tǒng)4.可以買個3.5寸的外置硬盤盒,usb接口5.不需要,直接插上usb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