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針對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合同,很多時候產生糾紛,往往會涉及到訴訟時效問題,那么合同訴訟時效期限是多少年?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合同訴訟時效期限是多少年
合同的訴訟時效一般是3年,最長是20年。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一般為3年;特別訴訟適用“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情況的時效為1年;“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合同里糾紛訴訟時間是多久
一般的合同糾紛按照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為二年。幾類特殊的爭議,如租賃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爭議,保管合同中寄存物丟失或損毀的爭議的訴訟時效為一年。由于合同的復雜性、地域性,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其他法律規(guī)定了特別時效的,依照其規(guī)定,如海商法規(guī)定的貨運賠償請求權的時效為一年。
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當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合同發(fā)生糾紛時,合同當事人或者選擇訴訟解決或者選擇仲裁機構仲裁,這兩者都是通過法律程序解決糾紛的途徑。不管是選擇訴訟還是選擇仲裁,都有一個時效的問題。訴訟或者仲裁時效是權利人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決爭議,保護其權益而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規(guī)定訴訟時效的目的,在于促使當事人盡早行使權利,盡快解決當事人間的糾紛。
三、合同糾紛訴訟特點
(一)訴訟是人民法院基于一方當事人的請求而開始的,當事人不提出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進行訴訟。當事人不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而向其他國 家機關提出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不是訴訟,不能適用民事訴訟程序予以保護。
(二)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它是通過國家賦予的審判權來解決當事人雙方之間的爭議的。審判人員是國家權力機關任命的,當事人沒有選擇審判人員的權利, 但是享有申請審判人員回避的權利。
(三)人民法院對合同糾紛案件具有法定的管轄權,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法院就有權依法受理。
(四)訴訟的程序比較嚴格、完整。例如,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審判程序包括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審判監(jiān)督程序等。第一審程序又包括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 另外,還規(guī)定了撤訴、上訴、反訴等制度,這些都是其他方式所不具備的。
(五)人民法院依法對案件進行審理作出的裁判生效后,不僅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而且對社會具有普遍的約束力。當事人不得就該判決中確認的權利義務關系再 行起訴,人民法院也不再對同一案件進行審理。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義務時,權利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任何公民、法人包括其他織織都要維護人民法院的判決,有義務協助執(zhí)行的單位或個人應積極負責地協助人民法院執(zhí)行判決,如果拒不協助執(zhí)行或者阻礙人民法院判決的執(zhí)行,行為人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以國家強制力作后盾來保證裁判的實現.也是訴訟形式別于其他解決糾紛形式的一個顯著的特點。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詳細介紹關于合同訴訟時效期限是多少年的相關知識,合同訴訟時效一般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我們會有專業(yè)的律師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