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畔的景邁山被譽為“茶樹自然博物館”,因種植有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而得名。
云海、櫻花、民宿、古茶……從冬到春,景邁山不止用“好茶”吸睛,這里的景與物、人和事同樣走心。有茶、有故事,景邁山引來了愛茶懂茶的中年人,引來了熱愛旅游的文藝青年;甚至引來了許多文化界大家。我也是景邁山的粉絲,每一次進山,我會拋開煩惱、忘掉憂愁,沉醉于茶香,沉醉于故事中。
我喜歡故事里的包容開放。景邁山正全力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締造茶界奇跡。景邁山古茶林長在原始森林里,生物多樣性讓這里成為茶園建設典范。每年采茶季節(jié),熱情好客的“博物館”以茶會友,好不熱鬧。景邁山生活著傣族、布朗族、漢族等民族,他們相處融洽、團結和諧,已經(jīng)延續(xù)數(shù)百年。
我喜歡故事里執(zhí)著的愛。一千年前的某個早晨,祖先在景邁山栽下茶樹;一千年后那個陽光如初的早晨,后代們還在同一片土地上采茶、制茶。即使兵荒馬亂,即使采茶不能養(yǎng)家糊口,他們不舍不棄。對祖先的崇敬、對傳統(tǒng)的呵護、對愛的執(zhí)著,一直流淌在他們的血液中。“從前的日色變得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茶葉是他們生活的一大半,而愛,可能是他們生命中的全部。
如今,故事里又多了一個我和你……
鏈接
景邁山共有可采古茶面積近1.2萬畝,茶文化千年傳承,景邁山用茶與世界對話。
2012年9月,景邁山古茶林被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為全球重要農業(yè)遺產保護試點;2012年11月,景邁山古茶林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3年5月,普洱景邁山古茶林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