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容器袋育苗繁殖:下面給大家介紹下相關的步驟及方法。
選地、制苗床
育苗地的選擇
在選擇苗床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
①白皮松怕水濕,因此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處,切忌選在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積水的風口處。
②白皮松苗期需經(jīng)常噴水、噴藥,因而育苗地附近應有充足清潔的水源。
③白皮松苗期易患猝倒病,前作是馬鈴薯、瓜類、大豆、煙草、棉花、茄科等感病植物,均不宜用來作育苗床。
育苗床的制作
首先要整平育苗地,清除雜草,再制作育苗床。白皮松容器育苗一般用低床育苗,根據(jù)容器袋的規(guī)格來決定床的深度與寬度。一般挖深12cm、寬80cm的育苗床,使容器袋裝土后排放在苗床內(nèi)剛好與地面平齊。同時,修平并拍實苗床底部,苗床四壁要垂直,兩苗床之間留40cm寬的步道,育苗床的長度依地形而定,一般以10m為宜。
育苗基質(zhì)的選擇
常用來配制營養(yǎng)土的材料有林中腐殖質(zhì)土、泥炭土、未經(jīng)耕種的山地土、磨碎的樹皮、稻殼、蛭石和珍珠巖等,最好選用經(jīng)過火燒或高溫消毒過的土壤,可以消滅病蟲害及雜草種子?;|(zhì)的選擇應充分利用當?shù)氐耐寥篮头试?,因地制宜,綜合利用,既經(jīng)濟又合理。如選擇草皮土和腐熟的有機肥按3∶1比例配制育苗基質(zhì),采集的基質(zhì)要粉碎過篩,除去草根、石塊等雜物,充分拌勻,有條件的地方,此項工作最好在一年以前進行,并最好選用五氯硝基苯對營養(yǎng)土進行消毒。
容器及規(guī)格 選用塑料薄膜容器袋、營養(yǎng)缽,薄膜容器袋規(guī)格為高 12 ~ 20 ㎝,直徑 8 ~ 12 ㎝,厚 0.01 ㎜;營養(yǎng)缽規(guī)格為 13 × 16 ㎝。
容器袋的裝填和擺放
裝袋時要注意作到邊裝土邊適當壓實,土壤略低于容器邊緣,以利于以后澆水。容器袋按苗床擺放,留出步道,擺放要直立、擠緊,行列要整齊,不留孔隙。
基質(zhì)
基質(zhì)配制以全肥且結(jié)構(gòu)疏松、透氣、透水為 原則。一般選用腐殖質(zhì)土、沙土,并過篩,除去草根、石塊。每立方米加入殺蟲劑辛拌磷 300g ,防治地下害蟲;加入尿素 1 ㎏或磷酸二銨 2 ㎏作底肥。再用 0.5 ﹪硫酸亞鐵溶液進行土壤消毒,堆放 12 天后裝袋。
裝袋
白皮松塑料袋容器育苗一般選擇折疊式蜂窩狀無底塑膜容器較好,容器規(guī)格為:直徑5cm,高為12cm,容器厚度為0.02mm。這種容器保水性能好,價格低,有利于苗木生長,容器重量輕,便于運輸。裝土時,將折疊式蜂窩狀塑膜容器拉開橫排在育苗床內(nèi),其拉開長度剛好80cm,與育苗床寬度相等,使每個容器均呈六角形,四邊用細樹枝固定,然后裝土。先裝容器袋四個角落的土,最后裝容器袋中間的土。當基質(zhì)裝到1/3時,放入3~4粒磷酸二銨,其目的是起提苗壯苗作用。再將容器袋裝土至袋沿1cm處,裝完一本容器袋的土,再擺第二本塑膜容器袋,擺入床內(nèi)的容器要直立、擠緊,盡量少留空隙。當苗床容器袋都裝滿土后,用質(zhì)量濃度為3%的硫酸亞鐵溶液進行土壤消毒,待消毒液滲完后才可播種。
播種
種子處理
在土壤封凍前,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背風、背蔭處挖坑,坑的深度依當?shù)貤l件而定,以能把溫度控制在0~5℃、相對濕度控制在60%左右為宜。一般坑深為60~80cm、寬為1m,長度隨種子多少而定。為了便于排水,坑底要鋪10cm左右的粗沙或磚塊。為了預防病害,播種前應進行種子消毒,將精選的種子用質(zhì)量濃度為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h,或用質(zhì)量濃度為2%~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min后取出,密封30min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用45℃溫水浸種,浸種時間以24h為宜。將種、沙按1∶3的體積比混合或分層放入坑內(nèi),直至離坑沿20cm左右時,再在上面覆蓋間層物和泥土??拥闹虚g每隔1m距離應設置1個通氣孔,并通過撤除或覆蓋泥土或澆水來調(diào)節(jié)坑內(nèi)溫度和濕度。第二年春天播種前1~2d將種子取出,檢查發(fā)芽情況。如未達到要求的催芽程度,就應放在溫暖處催芽,上面蓋塑料薄膜,每天翻動2~3次,并少量噴水保持濕潤,夜晚在塑料薄膜上覆蓋草簾,當有30%的種皮開裂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時間、方法
多在春季適時早播,早播可使苗木提前木質(zhì)化,減免日灼害和立枯病的發(fā)生。一般以土壤解凍后10d內(nèi)播種最好(我省南部以3月初至3月中旬,中部和北部以3月底至4月初為宜)。白皮松容器袋育苗采用點播方法,每個容器袋播種1~2粒,播后覆土1.0~1.5cm厚,隨即用噴壺噴灑質(zhì)量濃度為3%的硫酸亞鐵溶液或福美鉀(代森錳鋅、多菌靈)500倍液,用藥量為6~7kg/m2(既對土壤起消毒作用,同時也可使土壤與種子密接,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噴藥后30min,再噴等量清水1次。最后覆蓋樹枝、雜草、塑料薄膜等物,用以保持床面濕潤。
幼苗管理
出苗期的看護管理
白皮松幼苗帶種殼出土,約需20d左右種殼才能自行脫落。這段時間應注意防止鳥類啄食種殼,可派人看護,也可在步道和床面上撒施毒餌。
噴水
白皮松播種后要保持床面濕潤,播種后約30~40d便有種子陸續(xù)出土,此時應逐步撤除覆蓋物。當苗木出土后要經(jīng)常噴水,特別是進入6~7月份,氣溫高,水分蒸發(fā)快,要在每天清晨和傍晚各噴水1次。噴水時要做到少量勤噴,高溫季節(jié)要適當多噴,陰雨天氣少噴或不噴,切忌中午高溫時噴水。噴水不僅使苗床土壤保持濕潤,保證苗木生長所需要的水分,而且還可降低地表溫度,調(diào)節(jié)苗木周圍空氣相對濕度。
追肥
追肥是補充苗木養(yǎng)分,改善土壤環(huán)境條件,促進苗木生長的重要措施。追肥應少施勤施,以液體速效肥料為主。一般在6~7月間結(jié)合噴水追肥2~3次,第一次追施1%的尿素水溶液,以后停止追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最好每隔15d追施0.2%~0.3%磷酸二氫鉀1次。8月份,苗木進入生長后期,應停止追肥。防止秋梢徒長,促進苗木木質(zhì)化,以便安全越冬。尤其要注意,每次追肥后要用清水噴灑床面、苗葉,以免肥液粘附葉面造成肥害。
移苗定植
白皮松生長緩慢,一年生苗高僅3~6cm,二年生苗帶營養(yǎng)土移植,在起苗前2~3d給容器苗噴1次透水,使容器苗吸足水分。起苗時,用平底鍬或鏟子沿底部將苗木伸入地中的根系鏟斷,取出苗木,不可用手拔苗。在起苗、運苗及栽植過程中,要做到輕拿輕放,勿使容器內(nèi)的土壤散失,移植后容器口與地面平齊,如培育大苗,株行距可為20cm×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