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經常泡鐵觀音的人來說,溫度的控制是掌握茶性和泡出好茶的關鍵之一,那么對于初入門的茶友來說,如何去掌握溫度?
1、泡鐵觀音需要水溫達到100度(當然嚴格來講還有水沸騰程度的控制)
2、水溫與時間的控制,很多資料推薦時間為沖水淋壺后壺上水干為茶熟。
3、每泡的時間延長控制
應該說書中的理論還是很有道理,但問題是按照這些并不能完全沖泡出好的茶湯,相信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在茶館買茶時試喝時感覺不錯,回去沖味道又不一樣,這中間溫度的技巧就占有很大的成分。
1、水溫的問題
古人談到100度的水溫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古法制茶或傳統(tǒng)制茶強調鐵觀音是綠葉鑲紅邊,這樣的方法茶葉的發(fā)酵的程度高一些,水溫高便于茶性散發(fā),當代的鐵觀音更多的強調了茶的清香,制茶的發(fā)酵相對來說低一些,品質接近綠茶一些,越高檔的茶越是如此。針對這些,水溫的控制應該按照這些特點進行調配,水溫應當在95度左右比較合適,高檔茶再適當低一點,大家可以按照這個溫度來試一下,茶的香味會更含蓄一點,但茶湯的香和回味會更好。
2、時間的問題
原則上是每泡時間適當延長,但參考壺上淋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為什么?原因很簡單,壺的樣式不一,薄厚不一,材質不一等等都會影響水干的時間。比較可好的做法是沖泡適當的茶量和品質中上的鐵觀音時,第一泡時間一般在15秒左右,可適當根據茶的老嫩和茶量的多少來調節(jié)時間,以后每泡延長5-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