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粉樺、臭樺,落葉喬木,樹高15~20米,胸徑30厘米左右,樹冠卵形,樹皮白色,片狀剝裂,里邊深赤褐色,能再生新皮而樹不枯萎,嫩枝紅褐色,有白色皮孔。
單葉互生,闊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2.8~8厘米,寬2.1~5.6厘米,基部闊楔形,先端略尖或漸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鋸齒,葉面和背面均無毛,果序單生,下垂,圓柱形。堅(jiān)果小而扁,兩面有翅。
花期5~6月,果熟期8月。
栽培的主要變種有:
寬葉白樺,葉基部廣楔形或梢截形,背面光滑。分布于東北、河北、山西、四川等地。
青海白樺,樹皮銀灰色至藍(lán)色,果苞側(cè)裂向上直升。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等省。
四川白樺,樹皮白色,銀灰色或淡紅色,葉菱形卵狀,果苞突錐形,中間裂片細(xì)長、尖銳。分布于西藏、四川、陜西,甘肅等省區(qū)。
(1)生長習(xí)性
白樺為溫帶、寒帶樹種,分布于東北、河北及河南、四川等地。喜陽光、耐干寒及淺薄土層,對(duì)各種土壤適應(yīng)性強(qiáng)。萌芽力強(qiáng)。
(2)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9月采種,陰干裝瓶放陰涼處貯藏,翌春4月初于高床撒播。播前用冷水浸種24小時(shí),撈出混濕沙1倍,直接播種。幼苗需遮蔭,入冬前覆土防寒。
(3)栽培管理
春季移栽,盡量少傷根。成片栽植不宜過密,幼時(shí)應(yīng)注意修剪,加速培養(yǎng)主干。
害蟲有天牛、柳毒蛾等,要及時(shí)防治。
(4)綠化用途
樹干修長,潔白雅致,適宜作庭園、綠地風(fēng)景樹。亦可孤植、群植于池畔、湖濱、草坪或列植道旁,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