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起柱子和高層剪力墻縱向受力鋼筋偏位的主要原因
1、柱(剪力墻)的軸線放線不準確、基礎定位不牢固。
2、柱(剪力墻)模板搭設撐拉不牢,尤其是模板上口的剛度差,梁柱節(jié)點內鋼筋較密,柱筋往往被梁筋擠歪而偏位。
3、柱(剪力墻)的鋼筋保護塊固定不到位。
4、柱(剪力墻)的鋼筋插筋固定措施不到位,上部又缺少箍筋約束。
5、澆搗砼時柱(剪力墻)的鋼筋受沖擊及振搗不正確產生鋼筋偏移。
二、鋼筋位置偏移的控制措施
1、墻、柱豎向鋼筋在基礎內就要精確定位、固定牢靠,可與基礎鋼筋焊接在一起。
2、樓層模板安裝好后應將軸線引測到模板面上,在梁柱交接處應按照軸線引測點用兩個箍筋與柱縱向鋼筋點焊固定,同時綁扎上部鋼筋,在樓面以上500mm處用柱箍筋點焊固定;柱子和剪力墻等豎向構件的模板要按規(guī)范安裝,且滿足一定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增強鋼筋骨架的整體性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
3、柱子和剪力墻等豎向構件鋼筋應采用“定距框”方法控制主筋位置。“定距框”是用于限制剪力墻、暗柱和框架柱縱向主筋的工具,根據需控制部位的尺寸大小,可以預制成多種規(guī)格的拼裝式“模板”,可以周轉使用,根據柱截面大小豎向鋼筋的數量設計間距使用φ12~14鋼筋制作定距框。
4、加強混凝土澆筑工人的施工技術交底工作,澆筑混凝土時泵口不得直接對著鋼筋,振搗時不得長時間振搗鋼筋。
三、對鋼筋偏位可采取以下處理方法
1、墻、柱豎向鋼筋偏位20mm以內的,將鋼筋輕微彎斜調整到規(guī)定的位置。
2、墻、柱豎向鋼筋偏位在20mm及以上的,鑿除根部砼保護層,按不大于1:6坡度進行斜彎調整(如圖一),折彎范圍箍筋另加密50%。
3、墻、柱豎向鋼筋偏位超出50mm的,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時,可按照同側墻柱豎筋根數構造重新值筋,在不影響使用功能的情況下,在偏移側把剪力墻柱尺寸加寬10~30㎜(應經設計人員及建設單位同意)。
4、墻、柱豎向鋼筋偏位較大時,應根據專項加固方案拆除原混凝土重新澆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