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冬季寒冷、干燥多風、氣溫變化幅度大,溫度驟降或連續(xù)降雪的天氣會經常出現,特別是冬季嚴寒開春倒春寒,樹木易受凍傷,輕者樹體衰弱,重者易發(fā)生腐爛病甚至直接凍死。這幾年冬季極端低溫和強降雪天氣也在逐步南延,2016年華東地區(qū)就出現了氣候反常,造成了很多南方樹種(尤其是江蘇蘇北地區(qū)的香樟、浙江地區(qū)的棕櫚科植物)也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凍害,給城市園林建設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雖然一些園林苗木在冬季會通過自身休眠的方式進行自我保護來過冬,但還有很多不耐寒的樹種或者剛移栽的小樹,抗寒能力差,很難度過嚴冬,極易產生凍害或造成“生理干旱”。這種凍害對于園林苗木來說傷害是非常大的,會造成苗木部分枝條出現干枯,甚至會出現苗木死亡,對園林建設極為不利。因此,為保護苗木免受凍害,順利過冬,必須在冬季來臨之際對苗木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幫助苗木安全過冬。
【發(fā)生凍害的部位以及原理】
1、枝杈枝杈的凍害主要是在分叉的內側,主要表現為皮層出現變色、凹陷以及壞死癥狀,或者是垂直下裂。這主要是由于分叉的地方由于導管少,營養(yǎng)供給不良,分叉處營養(yǎng)寄存能力差等容易使導管破裂,這也是樹木在春季發(fā)生流膠現象的原因。并且在樹木的分杈部位容易積雪,這使得樹皮等表層組織變柔軟,而使得其對突降的氣溫抵抗力降低。對于此類部位的凍害的發(fā)生如要是采用包草以及掛草等方式,但是考慮到美觀問題,在城市地區(qū)不宜使用。
2、主干 主干受到凍害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冬季日灼。這是由于在初冬以及早春晝夜的溫差比較大,樹木的向陽面皮部組織由于受到日曬而在白天活動,但是夜間由于溫度驟降而發(fā)生凍害。第二種是凍裂。這是由于氣溫驟降,而使得皮層迅速冷縮,木質部產生張力導致樹皮撐裂。另一種造成裂縫的原因是由于細胞間隙結冰。
3、根頸 根頸的抗寒性也很差,這主要是由于根頸的活動時間較長,生長停滯最晚而開始較早。并且接近地表,接受的溫差變化最大,因此根頸的皮層極易受到低溫以及溫差的傷害。對于根頸的保護一般是選用培土的方法。
4、根系 根系不具有自然休眠的能力,因此抗凍性較差。在靠近地表部分的根系極易受到冬季寒冷干旱的危害,尤其是在沙土地,加之冬季少雪干旱。并且根系的凍害不易被及時的發(fā)現。因為根系受凍后,樹木在春天仍舊會發(fā)芽,可是過一段時間后就會突然死亡。因此冬季以及初春對根系做好防凍工作是必要的。
【冬季園林植物抗寒防凍綜合管理技術措施】
(一)、對肥水管理進行加強
1、肥水管理的加強可以保住植被更好的貯存營養(yǎng)物質。在春季對苗木進行肥水管理可以促進葉片以及新梢的生長,對于光合作用的提高以及樹體的成長都有所加強。在秋季可以通過減少灌水以及適度使用磷鉀肥使得樹木提前進入休眠期。延長貯存營養(yǎng)物質的時間,更好的抗凍。
2、適時的冬灌,以保證植物越冬以及來年萌芽
冬灌不但可以保證地下根系免受冬季干燥氣候影響,又可以保證地上的植物對于水分的吸收,對開花的植物的來年花期的延長有著重要的作用。植物的根系在低溫高于5℃時吸水,低于5℃時植物根系將會停止吸水。因此冬灌應當在低溫低于5℃以前,一次澆透水。而地溫在低于0℃時,土壤中的水分會結冰,這時也應當澆水一次,以保證地下根系不會應為風而被抽干。而溫度繼續(xù)降低后,根部的凍水則會放出潛熱,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溫度。因此冬灌應當進行兩次,分別在十月下旬以及十一月的上旬進行。對于針葉樹種的幼苗就可以采用冬灌的方式進行防寒。
【加強保溫措施是關鍵】
1、在根頸部位進行培土
在冬灌進行完畢后,進行封堰操作,培起土堆的規(guī)格直徑在五十到八十厘米之間,高度約為三十到五十厘米之間,這樣不僅僅可以減少水分從土壤中過多的蒸發(fā)掉,同時也可以保證根頸以及樹根部位不至于由于低溫而凍傷?!?br>
2、實行覆土
在早春時期氣溫回升,空氣還很干燥所以蒸發(fā)量大。由于氣溫仍舊偏低,土壤還未能及時的化凍,因此,根系對于水分的吸收很難及時的供應,于是就會造成植物出現生理干枯現象。對于此類問題,可以采取埋入法進行處理,即在立冬前后將整株苗木埋在土里,這樣就可以保證樹苗和土壤保持在一定的溫度上,而不會受到外界的氣溫變化影響,減少不良因素對樹苗的危害。并且這樣處理也可以保證土壤水分,減少樹木的本身水分的蒸發(fā),避免了因低溫以及生理上的干旱而造成的苗木死亡。這種措施主要可以適用于一些常綠針葉植物的幼苗以及部分的花灌木,諸如月季、薔薇以及小葉黃楊等等。
3、施行架風障的措施
風障也是一種良好的降低大風以及凍旱等對樹苗造成傷害的措施。一般常使用的風障是由高粱桿或者是蘆葦以及玉米桿等編制而成的籬笆狀墻體,在高度上要求超過苗木的高度。通過竹竿以及杉木進行捆綁固定,防止被風吹倒或者傾斜,在漏風處可以另外覆蓋用細棍夾住的稻草,或者涂抹泥漿填補。架設風障的方式一般常常用于常綠針葉的幼苗以及一些引進樹種,多為珍貴樹種或者是闊葉植物樹苗的防寒工作。
4、涂白以及噴白技術
枝干的涂白技術是通過使用石灰和石硫合劑對樹木的枝干進行涂抹,如此一來既可以殺死越冬的害蟲,同時機也可以對向陽面的樹干皮部進行保護,避免由于晝夜溫差出現傷害。涂白的時間點一般選在十月的下旬或者是十一月的中旬這一段時間,并且在時間的選取上有嚴格的規(guī)定,不能超出這一時間段,因此涂白的材料在低溫下可能會出現成片脫落的現象而達不到涂白的目的。
5、覆蓋塑料薄膜法
通過對云杉、檜柏等種類的樹苗進行覆蓋塑料薄膜的方法對其進行防寒處理,即通過在樹苗的上方用鐵筋以及珠片等物撐出拱形然后覆蓋以塑料棚并對棚周進行土埋處理,形成堅實的防寒棚,操作簡單方便。并且該種方法也可以對道路的綠化灌木以及花草進行防寒處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覆蓋塑料薄膜前要進行灌澆防止植物缺水。
【藥劑防凍】
可以使用淇林防凍霜在低溫季節(jié)來臨前,一般日平均氣溫降至5-10攝氏度時,落葉樹種在樹葉落光時使用,要求整株噴霧,做到均勻細致,水量以噴施但不滴水為宜。在預防低溫、凍害、倒春寒等低溫災害方面效果優(yōu)越。
【建立凍后應急機制】
針對可能發(fā)生的雪災等自然災害做好應急預案。北方冬季多雪,降雪之后應及時組織人力打落樹冠上的積雪,尤其是枝葉茂密的常綠樹,更應及時組織人員清理,防止發(fā)生樹枝彎垂,難以恢復原狀,甚至折斷或劈裂。對已結冰的枝條,不能敲打,可任其不動;如結冰過重,可進行支撐,待化凍后再拆除支架。樹體凍后失水較多,根系和樹體十分需要水分,應在解凍后,及時灌水,一次性灌足灌透??蓪⑶謇淼姆e雪堆積在樹木根部周圍,可以有效減少根部溫度過低,避免過冷大風侵襲,在早春可增濕,降低土溫,防止芽的過早萌動而受晚霜危害等作用。
【春季的養(yǎng)護管理】
1、種苗的防寒材料不可在春季來臨就拆除,防寒措施查出需要有一個過渡,避免因為突然的環(huán)境變化種苗不適應而出現危害。并且保溫棚的拆除需要結合天氣。風障的拆除時間一般在的三月底四月初,即清明之后。在拆除之前在防風障的上風向上打孔放風,在樹木適應環(huán)境之后才可對其進行拆除。
2、澆水、施肥
春季管理應以增加地溫為主,使植物地上部分生長與根系發(fā)育同步進行。采取的辦法是,在綠化樹木發(fā)芽前應及時灌水,而且要保證返青水足夠量,以保持土壤經常濕潤。這樣做可以降低地溫,延遲花芽萌動與開花,防止春風吹襲,使樹枝干梢。
園林綠化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qū)組成美麗環(huán)境的重要部分。對于城市大面積綠化植被的管理是園林工作者的重要責任。在實際的防寒防凍工作中會面臨諸多問題,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對失誤進行總結,對經驗進行歸納,尋找到真正適合本地區(qū)園林建設的良策,為城市園林建設貢獻力量。
園林植物越冬的預防補救措施
預防
1、貫徹適地適樹的原則
因地制宜,種植抗寒力強的樹種、品種和砧木,選擇小氣候條件較好的地方種植抗寒力低的邊緣樹種,可以大大減少越冬防寒措施。同時注意栽植防護林和設置風障,改善小氣候條件,可預防和減輕凍害。
2、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抗寒性
加強栽培管理(尤其重視后期管理)有助于樹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儲備。經驗證明,春季加強肥水供應、合理運用灌溉和施肥技術,可以促進新植生長和葉片增大、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營養(yǎng)物質積累,保證樹體健壯。秋季控制灌水、及時排澇、適量使用磷鉀肥、勤鋤深耕,可促進枝條及早結束生長,有利于組織充實、延長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時間,從而能更好地進行抗寒鍛煉。
此外,夏季適時摘心促進枝條成熟、冬季修剪減少蒸騰面積、人工落葉等均對預防凍害有良好效果。同時,在整個生長期必須加強對病蟲的防治。
3、加強樹體保護
對樹體的保護措施有很多:一般的樹木可采用澆“凍水”和灌“春水”防治。對于容易受凍的種類,可采用全株培土防凍,或根莖培土(高30cm)、涂白、主干包草、撘風障、北面培月牙形土埂等方法。
此外,主要的防治措施應在冬季低溫到來之前完成,以免低溫提前到來,造成凍害。
4、其他
熏煙法:半夜2時左右在上風方點燃草堆或化學藥劑,利用煙霧防霜。這種方法簡便經濟、效果較好。
灌水法:土壤灌水后可使田塊溫度提高2-3℃,并能維持2-3夜。
覆蓋法:用稻草、草木灰、尼龍薄膜覆蓋田塊,減少地面熱量散失。
藥劑防治法:在氣溫減低之前用防凍劑進行噴霧,以后每隔8-10天噴一次。
補救
受凍后樹木的養(yǎng)護極為重要,因為受凍樹木的輸導組織受淤塞,根的吸收、疏導以及葉的蒸騰、光合作用和植株的生長等均受到破壞。為此,必須盡快恢復輸導系統(tǒng)、治愈傷口、緩和缺水現象,促進休眠芽萌發(fā)和葉片迅速增大,促使受凍樹木快速恢復生長。
受凍后的樹木一般均表現生長不良,因此首先要加強管理,保證前期的水肥供應,亦可早期追肥和根外追肥,補給養(yǎng)分。在樹體管理方面,對受凍害樹體要晚剪和輕剪,給予枝條一定的恢復時期,對明顯受凍枯死的部分可以及時剪除,以利于傷口的愈合。對于一時看不準受凍部位的,待發(fā)芽后再剪。對受凍造成的傷口要及時噴涂白劑預防日灼,同時做好防治病蟲害和保葉工作。
此外,在遭遇雪壓凍害后,林木中衰弱木和枯死木增加,為蛀干害蟲發(fā)生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條件,所以災害過后要及時清理林中的枯死木及其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