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銀杏、香樟古樹復壯關鍵技術的研究》課題從開題到現(xiàn)在已有近一年的時間,在這近一年的時間里,課題組成員按照計劃任務書進度和技術合同要求開展了系列工作,現(xiàn)總結匯報如下。
一、上海古樹的生長現(xiàn)狀調查。
為系統(tǒng)地了解上海古樹的生長狀況,找出導致上海古樹衰弱、瀕危的確切原因,為以后的古樹復壯、搶救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與措施,課題組成員對上海古樹的生長現(xiàn)狀進行了詳細的調查與研究。
1、對古樹的土壤理化性狀進行測試。
上海的古銀杏有500多株,古香樟有120多株。土壤的理化性狀直接影響樹木的生長。但是,目前許多單位和管理人員并沒有意識到古樹周邊土壤對古樹生長的 影響,有的甚至隨意在古樹周邊堆積有害物質,惡化古樹周邊土壤環(huán)境,從而導致古樹生長不良。為了對古樹現(xiàn)有的土壤狀況有個清晰的了解,為古樹的生長提供合適的土壤環(huán)境,根據各區(qū)現(xiàn)有的古銀杏、古香樟數(shù)量,以及近年來的技措項目、古樹復壯情況,按計劃任務書要求,分100-300年、300-500年、500-1000年、1000年以上4個齡階,設計土壤測試方案,抽樣對全市28株古銀杏、古香樟樹周邊土壤的ph值、有機質、土壤容重、含水量、總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電導值、全效n、p、k、速效n、p、k等土壤理化性狀作測試。目前,測試結果已經出來,我們將根據測試出來的數(shù)據進一步統(tǒng)計分析,找出最適合上海古樹生長的土壤條件。
研究表明,有機質的礦化和腐殖化過程主要由脲酶、過氧化物酶、蛋白酶等土壤酶來完成,土壤酶參與土壤中各種生物化學過程和物質循環(huán),是靈敏可靠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指標之一。這次,我們還測定了28株古銀杏、古香樟周邊土壤的脲酶、過氧化物酶、蛋白酶這三種土壤酶.測定結果初步表明,土壤酶的活性與土壤的有機質、n、p、k含量密切相關,接下來我們將對它們作進一步的分析。
2、古樹生長性狀調查。
以往對古樹的生長性狀只有定性的認識,落實到實際情況時操作隨意性較強。同一株樹,有的人認為是生長良好,有的人認為應該劃分為生長一般。為了使古樹的生長等級劃分有個明確的標準,我們認真設計調查內容,調查表格包括一年生生長枝長、葉寬、樹體狀況和古樹周邊地被等20多項內容,50多個測量數(shù)據。按照設計的調查表格內容,課題組成員到現(xiàn)場對古樹的生長狀況進行調查與測量。目前,已對青浦、長寧、靜安、閔行林業(yè)站的100多株古銀杏和香樟進行了全面調查。通過這些調查,為我們進一步建立古樹生長狀況等級標準體系提供依據,同時,也為我們進一步對古樹進行復壯提供材料。
3、古樹的地下水位觀察。
地下水位的變化直接影響古樹的生長,建設中的古樹,因其特殊的環(huán)境,其地下水位時常處于變化之中。為了盡量使古樹的生長少受影響,對建設期間的古樹,我們每天觀察、記錄了它的水位變化。目前,對地下水位已作觀察記錄的古樹有瑞金醫(yī)院廣玉蘭、金山區(qū)原朱涇鎮(zhèn)小學古銀杏等。
二、古樹復壯技術措施
上海的1000多株古樹名木中,有近1/3的古樹生長處于不良狀態(tài),還有不少處于瀕危狀態(tài).為了延緩古樹的衰老期、減少古樹的死亡率,課題組成員除對古樹的現(xiàn)狀進行調查外,還積極探討、研究各種方法來對古樹進行搶救和復壯。
1、在古銀杏、古香樟周圍鋪設透氣磚對古樹進行復壯
上海的古樹名木大部分生長在古廟、庵觀、古宅、古園林之中。生長在古廟、古園林等古建筑庭院中的古樹,所在部門只留下一個1m2左右的樹池,其余用水泥封 閉或鋪砌釉面磁磚。既不透水也不透氣,導致古樹生長衰弱。為解決古樹透氣、人與樹爭地的矛盾,在古樹周圍鋪設透氣磚.選擇:華東醫(yī)院古銀杏、永嘉路銀杏、淮海路香樟、少科站香樟、貴都大酒店香樟、東風學校廣玉蘭、復興公園七葉樹,靜安假枝廠廣玉蘭等11株古樹作試驗對象。
古樹周圍原先的鋪裝物,大都厚達30cm,為撬開這些鋪裝物,各試驗區(qū)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常一株試驗古樹首先撬地面要花一個星期,接著墊黃沙、鋪裝 又要一個星期.撬開地面后,選擇具代表性的4株古樹進行了土壤的容重、總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等土壤性狀測試。同時,還對試驗以前古樹的生長性狀如葉片的葉面積、葉片鮮重、干重、新發(fā)枝條的長度及葉綠素含量進行了測定。
采用透氣磚對古樹復壯一年后,從外觀觀察古樹的生長情況比以前明顯好轉。其生理生化指標將進一步測定。
2、應用林木梳理劑防治古白皮松樹體流膠。
上海現(xiàn)有古白皮松由于生長時間較長,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流膠. 古白皮松流膠的原理目前尚不很清楚;但是,樹干流膠不僅影響樹體美觀,還影響古松的生長,嚴重的將導致古樹生長衰弱.目前,19株古白皮松中流膠嚴重(流 膠量占樹總面積的30%以上)的有6株,較嚴重(20-30%)的有5株,一般(10-20%)的5株,較少(小于10%)的3株。
為防治古白皮松流膠,先后對徐匯區(qū)化工局療養(yǎng)院的古白皮松、吳興路81號、曲水園的古白皮松上用不同濃度的林木梳理劑進行涂刷;發(fā)現(xiàn)涂刷后古白皮松的流膠現(xiàn)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有的甚至不流。其觀察結果如下。
對流膠傷口采用不同濃度的林木梳理劑后觀察情況。
藥劑稀釋倍數(shù) 傷口數(shù) 不流傷口數(shù) 治愈率。
1倍 11 8 72.7%。
10倍 7 4 57.1%。
30倍 7 0 0。
從試驗結果來看,林木梳理劑能防治古白皮松流膠,1倍的效果最好,30倍的幾乎無效果,濃度越高,效果越好
3、應用嫁接技術對瀕危古樹進行搶救。
對樹體進行嫁接,在果樹上應用較多;但在古樹上,以前還未應用過。為了對瀕危的古樹進行搶救,尋找出能搶救瀕危古樹的方法.對瀕死的浦東三林古銀杏苑、三林水廠、金橋開發(fā)區(qū)300年的3株古銀杏采用樹體嫁接的方法,使古銀杏得到搶救。目前,這三株古銀杏嫁接部位愈合情況良好。嫁接的小樹從土壤中吸取水份、養(yǎng)份供古樹生長,古樹由于吸收了嫁接小樹提供的營養(yǎng)物質,目前長勢比以前明顯改觀。三林銀杏苑西株瀕死的古銀杏在嫁接后第一年枝條上還結出了銀杏果.樹體 上由于嫁接刺激出來的潛伏芽經過一年多的生長,現(xiàn)在也已長出30多厘米。
4、應用各種材料對古樹的樹洞和傷口進行處理。
古樹名木因生長時間長,易出現(xiàn)空洞,導致樹體腐爛。過去常規(guī)用水泥修補,水泥堿性太強,同時日久后又會脫落,大量細菌、病菌侵入樹體,影響古樹生長。
課題組成員積極開動腦筋,認真分析各種材料的防腐性、收張性與樹木本身的差異,分析得出木炭的防腐性能、殺菌效果較好,其澎漲與收縮性能與木材接近,玻璃 纖維澎漲性很小,發(fā)泡劑徐匯在行道樹上用過,效果并不理想,因而,我們采用木炭、玻璃纖維作樹洞的填充材料。樹洞封口采用白水泥,外加強力膠,以增強凝固 性能,防止開裂。對于切口,在殺菌后,采用各種植物激素材料,探索一條古樹樹洞的修補和防腐的可行方法。
目前,我們在中山東一路古樹群中,用3種填充材料已修補了11個樹洞,用4種傷口愈合劑處理了16個傷口。
5、應用菌根菌對古樹進行復壯。
菌根是真菌與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種共生組織,二者生活在一種高度平衡的互惠互利的環(huán)境中。一方面真菌通過龐大的根外菌絲 ,從土壤中吸取氮素和礦物質 ,供給植物 ,從而加強了植物根吸取礦物質養(yǎng)料的能力。另一方面,真菌又可從植物根中吸取碳水化合物和其它有機物或根系的分泌物。菌根與植物互利共生 ,分開后都不能很好地獨立生活。
菌根真菌與土壤微生物混合接種對樹木的生長和營養(yǎng)有積極意義。菌根可促進根瘤的形成 ,可以擴大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積。促進植物對磷素的吸收利用,供植物利用。菌根還能增加對cu、zn、mg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同時,菌根能產生各種植物生長刺激素,如:細胞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維生素、生長調節(jié)素、吲哚乙酸等,促進植物生根、萌發(fā)和生長。另外,還可加強植物根部的保護作用,還可增強植物的抗逆性,增強植物對不良環(huán)境的抵抗能力,促進寄主植物生長。
基于菌根對植物的生長具不可低估的作用,前二年曾對外環(huán)線苗圃白皮松和幾株古松施用菌根菌制劑.觀察發(fā)現(xiàn)施用菌根菌后,由于不同的樹的菌種不同,因而,有的接種后效果良好,有的效果較差。
為更好地尋找出對上海衰落及瀕危古松進行復壯和搶救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通過對不同地點的各種松科古樹菌根進行采種分析,現(xiàn)已初步確定真菌的種類, 根據真菌特性及真菌量的變化,初步探討真菌在古樹復壯中的作用及影響。同時,對古銀杏和古香樟也進行了菌種采種,現(xiàn)也已培養(yǎng)出菌種,有內生也有外生,準備 進一步觀察,進一步研究它們對古樹生長的影響。
項目承擔單位: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