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房屋建筑安全和經濟施工要求,對房屋的承重構件,如:基礎、梁、柱、板凳,依據力學原理有關設計規(guī)范進行計算,從而確定它們的形狀、尺寸以及內部結構等,將以上計算與選擇結構夠繪制成圖樣,就是我們所說的建筑結構圖,但是這樣的圖紙一般是比較抽象的,如何看懂建筑結構圖?
第一、了解建筑解雇圖的符號
在建筑設計圖中,l表示是梁、ll表示是連續(xù)梁、ql表示圈梁、jl表示基礎梁、tl表示是梯梁、dl表示是地梁,z表示柱、gz表示構造柱、kz表示框架柱,m表示是門、c表示是窗、@表示鋼筋間距、φ表示鋼筋型號。
1、 正規(guī)的建筑設計,要有設計者簽名,建筑圖紙負責人簽名,審定者簽名,校對人簽名,并加蓋出圖章,注冊執(zhí)業(yè)章。
2、建筑設計圖紙中,長度一般以mm為,有加以說明的除外;看圖時注意結合“建筑用料說明”與其他圖紙進行綜合。“建筑用料說明”中,在各小項的前面有打上“√ ”的,為該設計所采用的做法。沒有打勾的,非該設計所采用的做法。
3、如在建筑設計圖中:“c20鋼筋砼jl(240400)配4φ16絡φ6@200箍。”解讀為:強度為c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礎梁,寬240mm,高400mm,配4條直徑16厘(16mm)螺紋的主鋼筋,每間隔200mm箍一個直徑6厘的鋼筋長方形環(huán)絡。(長方形環(huán)絡長約340--350 mm ,寬約180mm--190mm)。
4、如在建筑設計圖中:“c20砼小柱(240240)配4φ12箍]6@200。”其中,“]6@200”為不規(guī)范標注,應為“φ6@200”。解讀為:強度為c20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小梁,截面為長240mm,寬240mm,配4條直徑12厘(12mm)螺紋的主鋼筋,每間隔200mm箍一個直徑6厘鋼筋的長方形絡。小柱高度看該工程所標示的層高減去圈梁的高度后加上板面的厚度,因為圈梁與板面是澆筑在一起。
5、如在建筑設計圖中:m5水泥砂漿砌mu10貝灰砂磚。“m5”表示水泥砂漿的強度等級,“mu10”表示貝灰砂磚的強度等級。mu10代表貝灰砂磚的抗壓強度平均值≥10mpa。 6、ql表示圈梁,圈梁的做法,通常用于磚混房屋建筑結構(混合結構),即先砌墻,后用鋼筋混凝土澆筑圈梁及板面。
7、框架結構的做法,即先澆筑柱體,大梁、小梁、板面等。待拆掉模板后再砌墻體。 8、根據質監(jiān)的要求,可以要求承建方提供鋼筋(每批次)的合格證,水泥(每批次)的合格證,mu10貝灰砂磚(每批次)的合格證,水泥砼的測試合格證。
第二、看懂建筑結構設計圖紙
1.先看現(xiàn)場平面布置圖,了解工程概況及周圍建筑對本工程的影響。 2.再看施工組織,大概了解工程的具體施工情況。
3.看施工結構圖和建筑圖,兩圖結合看,整體了解工程概況。
4.詳細看施工圖結合結構施工圖集查看做法,建筑施工圖結合建筑施工做法圖集。
5.結構圖從軸線尺寸看,查看剪力墻、柱、梁、板等配筋是否有無前后出入,結構是否與建筑圖相符。梁、板等原位標高是否正確,衛(wèi)生間板面是否標注詳細,沉降縫處的結構處理是否合適,樓梯的做法是否詳細,各種洞口的詳細做法。
6.建筑圖看每層的布置是否合理,非承重墻及承重墻的布置是否合理,梁、柱等布置是否美觀,位置、尺寸與結構圖是否一致,各種洞口有無遺漏。
7.建筑做法是否合理,防水材料,涂料,瓷磚等。
建筑結構圖是都建筑物的表達,主要包含建筑物外觀尺寸、房屋區(qū)域布局、樓面、層面、地面做法、墻體做法等。所以在建筑物施工之前一定要先有建筑結構圖,更重要的是能夠看懂建筑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