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酸鐵觀音制法也有多少種情況,一是回青二是拔青三是拖青。對于照正炒茶,差異如下:
一、正炒茶:采青后第二天中午11-12點炒青(殺青),毛茶條形圓結(jié),色澤烏綠潤,香氣高強,帶蘭花香,滋味醇和但帶微澀,音韻明,湯色金黃。
二、回青制法:采青后第二天15-18點炒青(殺青),毛茶條形緊結(jié),色澤綠潤,香氣高強,滋味醇正,音韻明,帶花生仁味及酸甜味,但滋味淡些,湯色金綠黃。
三、拔青制法:采青后第二天22-24點炒青(殺青),毛茶條形較緊結(jié),色澤墨綠,香高,較醇正和有音韻,帶酸甜味,湯黃色或者許深金黃。
四、拖青制法:采青后第三天6-10點炒青(殺青),毛茶外形緊略沒有沉重結(jié),色澤暗綠,香氣尚高,沒有夠地道,音韻輕,滋味醇和帶有較強酸餿味,久浸則茶湯轉(zhuǎn)橙黃色,葉底硬挺暗綠.
“拖酸“是近年來鐵觀音市場出現(xiàn)的一種完全沒有同于傳統(tǒng)口感的茶,其發(fā)酵輕,從采摘到下鍋炒的間隔比傳統(tǒng)的鐵觀音要長得多,口感濃烈。國家級評茶師黃永紅介紹說,最早,“拖酸“的出現(xiàn)是茶農(nóng)正正在打造鐵觀音的歷程中,因失職、耽擱等偶然因素制出了“拖酸“茶。沒想到,這種茶投放到市場時,很受歡迎,市場的需求量大。于是,就有了專門炒制“拖酸“茶的茶農(nóng)。安溪仙榮的這位茶農(nóng)介紹說,到仙榮的各地茶商都因“拖酸“茶而來。有茶商認(rèn)為,“拖酸“的茶口感較濃,能給神經(jīng)較強的撫慰。許多人因為熬夜、喝酒、抽煙,味覺變得遲鈍,他們會覺得傳統(tǒng)正味的茶沒有味道,喝“拖酸“茶才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