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稱作為茶馬古道?據(jù)當?shù)?0歲的村民曹葉釗老人回憶,當時商隊用于運輸?shù)纳诓粌H有騾子,還有馬和驢。由于騾子力氣大、脾性好、善于走山路,就成為當時運輸?shù)闹髁?,這條道也稱為騾道。當時,多以騾馬為運輸主力的商隊不僅把山里緊要的鹽、糧食及日用品從山外馱來,還將當?shù)厥a(chǎn)的茶葉、桐油、山漆等山貨通過這個古道運到外地。
當時的商隊一般擁有幾十頭騾馬,小型的商隊也有幾頭。曹葉釗老人說,小時候每天都可以看見這樣的商隊逶迤盤桓在山路上。當時每支商隊的騾馬都被系上紅花或者紅布,韁繩上也纏著紅布條,寓意吉利發(fā)財之意。當?shù)厝苏f,2008年,該鄉(xiāng)一頭騾子在參加一次古騾道的尋訪中,還能記得多年前走過的路。
古道很古老也很簡樸。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街面,被千萬雙腳打磨得幽幽發(fā)亮,把一段悠遠的歷史融凝進去,不留一絲痕跡。這些古道多依托山勢而建,有的建在山脊,有的則是在山腰或者沿著河谷穿行,現(xiàn)在封山育林多年,人鉆進去相當不易。
在這條茶馬古道上,現(xiàn)在仍然還有很多地段保存比較完好。在該鄉(xiāng)栗子坪、磨家溪、采花臺、裕安橋以及該縣灣潭鎮(zhèn)等地就有多處遺存。雖然長年無人看護,但由于人跡罕至,部分遺址仍然保持原貌。
從采花鄉(xiāng)正街往北車行10多分鐘,有一個星巖坪村,那里現(xiàn)在仍在使用一段茶馬古道。這些用青石板鋪就的道路時寬時窄,有的臺階用一塊青石鋪就,而有的則用兩塊拼接,依山勢而行。在栗子坪村的梁子寨上,古道大多被灌木覆蓋,當?shù)卮迕窨车粢恍淠?,古道才依稀顯現(xiàn)。受風雨腐蝕,古道大多破損不堪,但是依然能看出當年修筑古道的艱險。
這條茶馬古道不僅有石板路,還有很多跨溪澗而建的石制橋梁,多為古時當?shù)卮迕瘛⑸藤Z籌資修建。當?shù)氐哪ゼ蚁瘶颉㈤緲?、裕安橋等,至今還是當?shù)卮迕癯鲂械囊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