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群島杉蔥翠婆娑,豐姿秀雅,為聞名觀賞樹種之一。南洋群島杉為南洋群島杉科、南洋群島杉屬常綠大喬木,產(chǎn)地株高達數(shù)十米,胸徑100 厘米以上。盆景株高在50厘米至200厘米,頗耐觀賞。樹干上部佛塔形,樹皮不細膩,呈橫帶狀剝落。枝輪生葉平坦寬廣,小枝一起催生在接近枝頂?shù)牟课?。幼樹及?cè)枝上葉螺旋狀排列,葉片形狀,老樹及最后結(jié)果枝上的葉較短,呈錐形,密布成叢。雌雄分別在兩個植株上,很少有雄雌一株,變種有灰葉南洋群島杉,葉呈藍灰色。常見栽培的有異葉南洋群島杉,綽號花旗杉、小葉南洋群島杉,樹干上部窄塔形,樹梢重疊有序,好看齊楚,小葉錐形,葉色濃綠,螺旋狀排列緊急。南洋群島杉原產(chǎn)大洋洲東南沿海地區(qū),性歡喜候?qū)W暖和,空氣清爽新鮮潮濕潤澤,采光溫和豐足。不耐寒,忌干旱,怕北方春天干燥的狂風和最熱的時候的炎熱的太陽。在空氣溫度25℃至30℃,相對濕潤程度70%以上的背景條件下成長最佳。盆景要求疏松肥沃、腐殖質(zhì)含量較高、排水透氣性強的培育土。
北方蕃息南洋群島杉主要認為合適而使用枝扦法。春天空氣溫度升漲在20℃至25℃,需選取一年生木質(zhì)化或?qū)⒔举|(zhì)化枝子上帶頂芽的作插穗。否則樹形偏斜,樹木幼株不可以陡立而往橫向成長,影響觀賞。插穗普通長15厘米,插進去用蛭石或草炭土與純凈河沙各半摻勻作基質(zhì)的插床(盆)中,然后罩膜閉合,在疏蔭條件下保暖補水,約3個月后即可扎根。
盆景南洋群島杉,宜用腐葉土、草炭土、純凈河沙及小量腐熟的有機肥混合配合制造。幼樹宜每年或隔年春天換盆一次,五年以上植株宜換上大盆或木桶,每兩三年翻盆換土一次。北方地區(qū)于四月底或五月初出室放躲避風向陽處養(yǎng)護,最熱的時候需合適疏蔭,成長季候適合時宜轉(zhuǎn)盆,以防樹形成長偏斜,影響觀賞。日常澆水要程度適當,常常維持盆土及四周圍背景潮濕潤澤,嚴密防備干旱和漬澇。高溫風干時節(jié),應常向葉面及四周圍背景噴泉或噴霧,增加空氣濕潤程度。蓬茸期需任何時間補給養(yǎng)料,自春天新芽萌發(fā)著手,每月宜追施1次至2次腐熟的密度小有機液肥,可維持株姿清爽新鮮,葉色油潤。南洋群島杉不耐極冷,北方地區(qū)于九月底或十月初(寒露)移入室內(nèi),放太陽光豐足、空氣流通處,禁肥控水,室溫不能低于8℃。
南洋群島杉以株姿陡立挺拔為美,幼樹階段應立支棍裹扎,以防植株扭曲,影響觀賞效果。蒔養(yǎng)幾年后常顯露出來下部枝葉漸漸枯干剝離現(xiàn)象,整個兒植株錯過協(xié)調(diào)均衡,頭重腳輕。主要端由是隨著樹齡的提高下部衰朽,屬天然機體機能現(xiàn)象。再者是水、肥、光、溫等背景條件失調(diào),應順其習慣養(yǎng)護管理。同時可認為合適而使用高壓法更新植株。如棚室內(nèi)有條件,可在植株合適高度位置環(huán)剝后整株栽在地下,切口掩埋深度10厘米以上。約1年至2年植株復壯新根長足,再起棵上盆,此時原有老根已腐朽即可去掉,新株矮壯更耐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