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好多人喜歡煮茶,一來可以喝到一杯口感醇綿的茶,還可以享受煮茶過程帶來的美好享受。
那么問題來了,茶葉不能久泡或者長時間悶泡,但卻為什么可以煮呢?
要知道,茶葉中含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樞神經(jīng)愉快的咖啡堿,以及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養(yǎng)分物資。
這些養(yǎng)分物資能析出多少,和沖泡的次數(shù)有很大的關(guān)系。通常外形顆粒越大的茶葉,養(yǎng)分物資析出的速度越慢;顆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茶葉一般在5-6泡后有益成分析出得差不多,茶湯的香氣逐漸低沉,滋味淡薄,但茶葉中苦澀成分也將逐步析出,故口感較差,再泡意義不大。
最核心的點是,茶葉在泡的過程當(dāng)中,首先析出的是對人體有利的物質(zhì),通過久泡或者長時間浸泡,茶葉中的對人體有害物質(zhì)就會被泡出,所以,不建議喝長時間浸泡的茶水。
所以日后喝茶萬萬要記住不可一壺茶從早喝到晚,即泡即飲,才能喝出健康。
而之所以可以煮茶,是因為煮的沸點高,與長時間低溫浸泡是完全不同的。
泡茶的水一般在80-100度,長時間浸泡的溫度可能低于此。這時候茶葉中的溶于水的物質(zhì)是低沸點物質(zhì),而煮茶的時候,茶葉中的高沸點物質(zhì)才會釋放,這時候的茶湯會變得更加香醇。
此外,英國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和用沸水泡茶相比,用茶壺煮茶可以讓茶葉釋放出更多的抗癌物質(zhì),抗癌效果更好;
煮茶還可以使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因、茶色素等物質(zhì)充分釋放出來,提神、消脂、預(yù)防疾病等功效都能得到更大的發(fā)揮,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那該如何煮一杯好茶呢?
首先是水溫,對于泡過的老茶,再進行煮制時適合用溫水,用冷水煮出來的茶湯味道會大打折扣;對于沒有泡過的茶,先洗茶葉,再加冷水煮,更容易將茶煮開。
其次是茶具,煮茶的茶具一定要干凈,且煮茶壺不可太小,否則容易因水量少而產(chǎn)生困擾。
煮茶時茶葉和水的比例要適宜,茶葉不可太多,因為要高溫久煮,要時刻注意茶湯的平均。
煮茶之風(fēng)興起于唐代,是飲茶文化中的一筆重彩。長久以來,泡茶和煮茶的利弊,一直是人們競相談?wù)摰脑掝}。
其實,無論泡茶還是煮茶,只要掌握了科學(xué)正確的方法,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能起到有利的作用,就已經(jīng)達到了我們喝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