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茶要注意醒茶分寸
在廣東從事多年茶壺茶葉生意的譚先生是一個茶葉愛好者,他告訴記者,“洗茶”的說法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只是為了滿足喝茶者心理上的潔癖,甚至純粹只是一種“儀式化”的過程。他認(rèn)為說到底,洗茶只是個習(xí)慣罷了,洗茶潤茶的過程不要都可以,只要不盲目就行了。譚先生說,“洗茶就像廣東人在飯店吃飯時,餐前習(xí)慣用開水洗餐具一樣。廣東和福建地區(qū)的人,習(xí)慣用第一泡的茶湯來燙杯和清洗茶具,通過提高杯具的溫度而提升茶湯的香氣,這是從口感的角度出發(fā),并非是因為茶葉本身臟而需要清洗。”
譚先生告訴記者,第一道開水沖泡茶葉,不是為了洗茶,科學(xué)的叫法應(yīng)該是醒茶。最需要醒茶的應(yīng)該是熟普,“普洱茶的制作過程,難免會染塵,陳放多年的則更加可能沾染雜物,清洗一到兩遍很有必要。另外,經(jīng)過濕潤之后的茶葉,更容易出味道。如果講究的話,醒茶時間和手法等都會有講究。”
“綠茶、鐵觀音、白茶之類的茶,由于不耐泡,也可以不洗茶。如果需要洗的話,一定要快,時間要短。”福建人劉女士平時愛喝茶、品茶,對茶葉頗有研究,她說“綠茶和鐵觀音最好的保存方式是冷凍,所以拿出來時必須要醒茶。鐵觀音是顆粒狀的茶葉,第一泡的時候,茶葉尚未充分浸潤,茶葉都未舒展開,茶湯無法達(dá)到最佳的飲用標(biāo)準(zhǔn),如果醒一下的話,才能有最佳的味道。”
劉女士告訴記者,這類不耐泡的茶,醒茶要把握好時間,“鐵觀音最好是泡3秒鐘就必須把第一趟熱水倒干。根據(jù)有關(guān)實驗,茶的香味和有益人體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開始浸出,若超過3秒鐘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會大量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