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花但因其莖具節(jié),膨大似竹,故名。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但一般作一、二年生栽培。北方秋播,來春開花;南方春播,夏秋開花。株高30-40厘米,直立簇生。莖直立,有節(jié),多分枝,葉對生,條形或線狀披針形。花萼筒圓形,花單朵或數(shù)朵簇生于莖頂,形成聚傘花序,花徑2-3cm,花色有紫紅、大紅、粉紅、紫紅、純白、紅色、雜色,單瓣5枚或重瓣,先端鋸齒狀,微具香氣。花瓣陽面中下部組成黑色美麗環(huán)紋,盛開時瓣面如碟閃著絨光,絢麗多彩?;ㄆ?月-10月,集中于4月-5月。蒴果矩圓形或長圓形,種子扁圓形,黑褐色。
香石竹可采用扦插、播種和組織培養(yǎng)法繁殖,一般以扦插法為主.組織培養(yǎng)法多用于脫毒苗培養(yǎng),種子繁殖只用于培育新品種。
扦插繁殖的時間,主要根據(jù)種植期而定,并保證幼苗有足夠的生長時數(shù)。溫室栽培以1-3月和9-11月為宜;露地栽培以4-6月為宜。插條以母株根部萌雍或莖中部2-4節(jié)生出的側(cè)芽最好。插條一般要求長10一12厘米.具有健全的4一5對葉片與完整的莖尖;無病蟲,生長健壯,莖粗,節(jié)間短;葉片質(zhì)厚,葉色濃綠。扦插基質(zhì)可用素沙或珍珠巖和泥炭等量混合而成。插穗用0.2%一0.5%的叫噪丁酸(iba)水溶液浸蘸5一10秒后再插,可以促進生根。扦插深度為插穗長的1/3,株行距約5厘米x5厘米。宜隨采隨插,插后經(jīng)常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zhì)溫度保持在20一2290,空氣相對濕度60%以上.約15一20天即可生根。當新根長達2厘米后即可定植或上盆。
為了加快香石竹的繁殖速度和得到無病毒苗木,近年來,許多科研單位和花木生產(chǎn)公司多采用莖尖進行組培快繁,即可獲得大量的無病毒苗,滿足了生產(chǎn)上的需要。具體方法是:取香石竹莖尖((0.5毫米以下)作外植體,經(jīng)消毒后接種到事先做好的培養(yǎng)基上,然后在無菌培養(yǎng)室內(nèi)培養(yǎng)。培養(yǎng)溫度為18 - 2290,光照4000一800(〕勒克斯,約7周后可形成叢生苗。將叢生苗分割轉(zhuǎn)移到新鮮培養(yǎng)墓上繼續(xù)培養(yǎng)。待苗高2-3厘米時,可轉(zhuǎn)移到i/2ms生根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20天左右即可發(fā)根。新根長i厘米時,可出瓶移栽到消過毒的基質(zhì)中,要精心管理.溫度控制在18 - 2090,空氣濕度90%以上,這樣才能安全成活。移栽成活的脫毒苗,通過檢測,確定無病毒,并保持其原有的優(yōu)良品質(zhì)
后,可作為繁殖材料進一步擴繁。種子繁殖,需通過人工授粉才能獲得種子,播種多于秋季進行,第二年方可開花。
香石竹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而又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既怕炎熱,又不耐嚴寒。生長適溫為15一2190,喜富含腐殖質(zhì)、疏松、肥沃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忌濕澇與連作。
栽培香石竹要選擇健壯的無病蟲苗木。栽苗前需要進行整地并施足基肥(腐熟堆肥、骨粉等),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和增加土壤肥力.同時還需灌足底水。定植前4一5天要控制苗床水分,使苗床稍干。定植前一天澆一次水,便于翌日帶土佗起苗。要隨起苗隨栽植。
香石竹不耐水濕,澆水要間于間濕,避免干早和水澇,雨季要及時排水,防止水澇。生長期間,需要不斷補充肥料,才能生長健壯,開花良好。地栽一般每月施追月巴一次,盆栽可每10一15天施一次稀薄翻巴。夏季高溫季節(jié)要遮陰降溫,并注意通風和防治病蟲害。
要使香石竹多開花,開好花,及時整枝摘心是一項關鍵措施。要從幼苗開始進行多次摘心。第一次摘心在苗高15一20厚米時,有5對以上葉片時進行摘心。摘心后保留葉片不少于5對,側(cè)枝抽出后留3一4對葉片進行第二次摘心。以后是否再摘心視需要而定,但最后一次摘心不宜遲于8月旬。經(jīng)過如此摘心可保持每株不少于12一15個分枝。孕曹時每個分枝頂端只留1個花蕾,其余的側(cè)蕾和腋芽要及時剔除。自定植后,要及時在苗床上設尼龍網(wǎng)以防植株倒伏和花莖彎曲。經(jīng)過上述管理,就能使香石竹株形優(yōu)美,花繁色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