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心葉甲的發(fā)生和危害情況
椰心葉甲主要危害未展開的幼嫩心葉,成蟲和幼蟲在折疊葉內(nèi)沿葉脈平行取食表皮薄壁組織,在葉上留下與葉脈平行、褐色至灰褐色的狹長條紋;嚴(yán)重時條紋連接成褐色壞死條斑,葉尖枯萎下垂,整葉壞死,甚至頂枯;葉兩面均可以有蟲危害;樹木受害后期表現(xiàn)部分枯萎和褐色頂冠,造成樹勢減弱后植株死亡。
椰心葉甲是一種重大危險性外來有害生物,在國家林業(yè)局最新公布的19種林業(yè)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中名列第三位。椰心葉甲具有繁殖快、破壞性強和防治難度大的特點。
椰心葉甲屬毀滅性害蟲。它在寄主上的危害部位為最幼嫩的心葉,葉片受害后出現(xiàn)枯死被害狀,嚴(yán)重時植株死亡。1929年,椰心葉甲傳入印度尼西亞的東南蘇拉威西省,一些地區(qū)10-15%的椰樹受害致死,椰農(nóng)不得不放棄了椰樹的種植。1975年椰心葉甲由印尼傳入臺灣,造成17萬椰子樹死亡,目前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最近幾年,椰心葉甲在越南大爆發(fā),為害1000多萬株椰樹,大約有50萬株椰子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