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的核心理論就是越陳越香!這個理論也是很多朋友喜歡藏茶的核心依據(jù),也學習藏茶的知識進行藏茶,但是不是所以的茶都適合收藏呢?隨著時代的變化,各種各樣的茶都出現(xiàn)了,其中有一大批是低價茶,那么這些茶是不是適用這條理論了?
其實茶價格高低與是否具備儲藏價值沒有統(tǒng)一的結論,只可以說是有相當大的關系性。
即便是價格低,但原料好工藝可以庫存得當?shù)牡投丝诩Z茶一樣有儲藏價值,隨著時間的陳化,口感也會愈來愈好!正如現(xiàn)在很多表現(xiàn)出色的中期茶,當年也是價格一般的口糧茶而已,而且其中居多的不少是臺地茶。至于很多人宣傳的古樹茶陳化一定優(yōu)于臺地茶,這最后是不是好過,還是得參考工藝庫存等因素,原料只是影響因素之一。
在低價茶里面這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茶是在各方面進行偷工減料,以達到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這部分的茶大多不具備存茶價值,而且越存甚至會越糟糕,所以很多茶友發(fā)現(xiàn)自己辛苦藏出來的茶,還不如一買回來喝的時候,這里面主要分成這幾個情況:
1.原料,原料造假,這最明顯的就是07年的時候大量不是云南普洱茶的茶葉運輸?shù)皆颇希瑥暮F川廣等地運來的小葉種茶葉進行造假,這樣的茶經(jīng)過一些列的工藝造假為大葉種普洱茶出售,這樣的茶根本不會進行轉(zhuǎn)化的,放多少年也一樣,而且缺陷也明顯。近幾年商家也聰明了,大多用回大葉種普洱茶,只不過是選雨水茶、邊境茶、邊角料等,這樣的茶說實話成本雖然低,但是還是能轉(zhuǎn)化的,只是如果拼配不得當,轉(zhuǎn)化預期別報太大(都用低價原料了,還會幫你考慮轉(zhuǎn)化問題)
2.工藝,工藝不恰當,這一點是低價茶的重災區(qū),很多商家為了提香,可以現(xiàn)喝,而且也可以掩飾原料不足的缺點,就會使用高溫烘青來提香;還有有些廠家為了趕著出貨,有時茶餅沒有烘干,這樣的茶即便同樣的儲藏的條件也會出現(xiàn)霉心的現(xiàn)象;例如拼配,不同等級的拼配師拼配出來的茶完全是兩種滋味;殺青、攤晾、采摘等工序不當,也會導致茶葉質(zhì)量下降。如果從原料到工藝這一步都完全是低配的,這款茶基本沒有必要去藏,甚至說不要浪費時間心血去藏了,網(wǎng)上9.9、19.9等的茶基本都是這樣,一切從成本考慮,能省就省,還想要專業(yè)的師傅跟進,想都別想,科學工藝流程更是沒有。
3.倉儲,倉儲出現(xiàn)問題,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已經(jīng)是有年份的茶,由于濕倉或出現(xiàn)異味,這樣的茶不用買來收藏了,買了也是浪費時間,如果有得救的話,商家早就自己救了,還會低價賣嗎?
所以低價茶到底能不能進行藏茶,最終你還是得通過品飲確定質(zhì)量之后再進行確定。不過就我建議如果長期都是保持在低價價格段的茶(9.9、19.9之類),排除下成本因素,我不建議大家收藏這些茶,成本我怎么算都劃不來,難度老板都是活雷鋒嗎?這樣的茶質(zhì)量多半都是不怎么樣!為了引流而又不太虧本,肯定是從各方面節(jié)省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