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栽植成活后,澆水要少而勤。夏季除早、晚澆1次水外,還要給葉面噴水2~3次,以增加周圍空氣濕度,利于生長發(fā)育。人秋后適當(dāng)減少澆水,防止枝條徒長和落果。冬季人室后,3~5天澆1次水,一般在上午11點左右澆水,盆土保持“稍濕潤多半墑”,盆土以稍干些為好,葉面有沉積灰塵時要噴水洗去,切不可噴水過勤。 佛手生長期需肥量較大,缺乏營養(yǎng)易落花落果。施肥分4個階段:春梢生長發(fā)育期(3月下旬至6月上旬),氣溫25~35℃,最適宜佛手生長發(fā)育,芽萌發(fā)抽生大量枝條,每7天施稀餅肥水1次(稀餅肥水為500克餅肥加水20千克,腐熟后再加水稀釋),促進生長和花芽形成。旺盛生長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正值開花、坐果期,每3~5天施1次礬肥水(硫酸亞鐵250克,餅肥2 500克,加水20千克,腐熟后加水稀釋)。若遇多雨連陰天,不宜用液肥,可在盆中埋入適量腐熟的餅肥渣,埋肥部位在近盆邊的中、下部土中。為促進果實發(fā)育和壯枝,每7~10天再噴1次0. 3%的磷酸二氫鉀葉面肥,此期不用尿素或其他氮肥。在果實生長期(7月下旬至9月下旬),每10天左右施1次以磷、鉀為主且含有鈣、氮的復(fù)合肥,以促進果實著色充分。果竇成熟期(10月),為使果實久掛枝頭不落和恢復(fù)樹勢,果實成熟后,可少量多次、分層分方位施,一定程度上促使果枝均勻分布、枝條短粗和葉片深綠、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