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看,為什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既有一部分在朝陽區(qū),也有一部分在順義區(qū)?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歷史沿革和地理位置。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我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文末附相關內(nèi)容),位于北京市的東北郊,西南距天安門約25公里、南偏西距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約67公里,是我國地理位置最重要、規(guī)模最大、設備最齊全以及運輸生產(chǎn)最繁忙的大型國際航空港,2019年實現(xiàn)旅客吞吐量10001.3萬人次,屬于世界超大型機場之一,位居亞洲第1位、全球第2位(排在第1的是美國的亞特蘭大機場,旅客吞吐量約為11053.13萬人次)。
北京首都機場始建于1955年6月10日,一開始機場的選址是屬于原河北省順義縣管轄的天竺村以北、二十里堡以東的這個區(qū)域。
1958年3月2日,首都機場正式投入使用,而到了1958年4月的時候,原屬河北省通州專署領導的順義縣劃歸到北京市管轄并設為順義區(qū),也就是說北京首都機場從選址到建成這期間的機場所在地順義縣都不歸北京管轄。
但這樣一來就會存在諸多的問題,例如管理上的“真空”,為了更好的建設和管理好北京首都機場,故而將天竺村以北、二十里堡以東的這個區(qū)域劃歸北京市朝陽區(qū)管轄,并且盡管隨后不久順義劃歸到北京市,機場仍然屬于朝陽區(qū)管轄,也就是說最早規(guī)劃的機場所在地(t1和t2航站樓及配套場地)屬于朝陽區(qū)在順義區(qū)內(nèi)的一塊“飛地”。為此朝陽區(qū)于1959年還專門成立了首都機場街道來管理機場。
而到了2004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開始三期擴建工程,也就是修建t3航站樓的時候,順義已經(jīng)是屬于北京的一個市轄區(qū),并且由于首都機場三期工程的所在地屬于順義區(qū)管轄,故而首都機場t3航站樓投入使用后(2007年12月完工),不僅t3航站樓所在地屬于順義區(qū),周邊相關管理也是由順義區(qū)來負責。
延伸閱讀:
三大門戶復合樞紐城市:北京、上海、廣州
八大區(qū)域性樞紐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
十二大干線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青島流亭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南寧吳圩國際機場、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已升級為區(qū)域性樞紐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