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沖泡85℃水最佳
最有代表性的綠茶有西湖龍井、碧螺春、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日照綠茶等。綠茶屬于不發(fā)酵茶,沖泡時建議使用玻璃杯,可以更直觀地欣賞綠茶在水中漸漸舒緩舞蹈的形態(tài)。沖泡時水溫在80℃-85℃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宜。這樣,沖泡出來的綠茶湯色清澈透亮,香氣怡人,口感最佳。
紅茶:沸水香氣高
紅茶屬于全發(fā)酵茶,代表茶有正山小種、金駿眉、祁門紅、滇紅茶等。沖泡時用90℃左右的水溫,可以選用蓋碗或者飄逸杯。投茶量通常5克至7克左右。出湯時間不宜太長,不宜長時間悶泡。
青茶:不怕開水燙
青茶也稱烏龍茶,既有紅茶的甘醇,又有綠茶的鮮爽,以高香著稱。代表茶有大紅袍、鐵觀音、臺灣烏龍等。沖泡烏龍茶時最好用紫砂壺或者蓋碗,沖泡時用95℃至100℃的沸水,耐沖泡。注水時可以拉長水線,稱作“懸壺高沖”,能充分把茶葉的韻味和香氣吊出來。
老白茶:文火烹煮
按照采摘標準不同,白茶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沖泡時可以用紫砂壺喝蓋碗,上了年份的老茶,可以用壺直接煮著喝。根據不同的茶,年份淺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水溫可以控制住90℃左右;老白茶則需要100℃沸水來沖泡或者文火烹煮。
黃茶:頭泡出湯30秒
黃茶屬于輕發(fā)酵茶,代表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等。水溫建議80℃至90℃之間為宜。頭一泡出湯時間建議30秒左右,第二泡可以適當延長,使用白瓷蓋碗可以更好地掌握沖泡時間。玻璃杯沖泡君山銀針則可以直觀地欣賞茶芽在水中緩緩沉浮的美妙。
黑茶:越煮越歡暢
黑茶屬于后發(fā)酵茶,可以隨著時間推移自然氧化,轉化后有越陳越香的特點。代表茶有普洱熟茶、安化黑茶。用100℃沸水沖泡,器具多選用紫砂壺、蓋碗,也可以直接用壺或者煎茶器煮來喝。沖泡時,第一泡茶湯要廢棄,稱作“洗茶”“潤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