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飲茶,或獨飲,或兩三好友共飲,瀹一壺之清香,得半日之情閑,自有閑散清寂的意趣在里面。其間雖無尊卑之分,貴賤之論,然而卻極具禮法。茗壺列張,爐鼎畢陳,盥手清心,然后煎水瀹茶。侯湯有老嫩之辨,投茶有上下之分,其間法度森嚴(yán),禮儀具備,非精行修德之人不能勝任。
老子《道德經(jīng)》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備故禮儀在,飲茶有禮儀法度,因而成道。
昔年懷海禪師住百丈山時,有感于天下叢林禪魔風(fēng)行,正道衰微,于是制定“百丈清規(guī)”為天下則,從此法度具備,正聲始振,禪宗因此得以流傳后世。茶道自唐陸鴻漸編纂《茶經(jīng)》始,禮儀稍具,至宋而齊備,至明清而衰,至今而廢。世事冗碌,塵緣如夢,冷香齋主人常有感于此,于是不揣簡陋,粗訂茶道禮法十五條于后,為天下則我所不敢,然而以此為茶人自律,則固所愿也。
1.茶品須稍精。陳茶、霉茶、有異物、異味的茶不可飲用。夫子割不正尚且不食,何況飲茶。
2.茶器須稍備。除常用的壺、盞、杯外,更可添置茶池、茶局、甌注、茶巾、茶荷等器具,以備茶事。茶器須極潔凈,不可有塵垢異味,最忌俗客用手摩挲,可專備一塊絲巾或純棉抹布,以供抹拭茶器用。
3.藏茶須仔細(xì)。家居飲茶,多為半斤八兩,用通常的茶罐既可。最好先將茶葉放入無異味的塑料袋封口后再放進茶罐,這樣的茶可保存一兩個月。藏茶不可用紙袋,因為紙袋能吸茶香。
4.用水須講究?!恫杞?jīng)》上講:“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然而現(xiàn)代人生活居住在都市里,只有自來水可飲,等而下之的井水尚且不易得,更無論江水及山泉了。自來水是經(jīng)過凈化處理的水,用來烹茶時最好先放置一兩個小時,凡渾、濁、有異味、異物的水不可飲用。
5.瀹茶須得法。茶品有綠茶、花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及黑茶之分,茶器有紫砂壺、玻璃杯、蓋甌、青瓷茶甌之別,水有溫、沸、老、嫩之論,投茶有上投、下投、中投之說,因此對不同的茶品,在不同的季節(jié)應(yīng)采用不同的茶器瀹茶。
6.飲茶須精行修德之人。
7.飲茶須清心寡欲之人。
8.酒肉后不飲。
9.吸煙時不飲。
10.身體有病時不飲。
11.心緒不寧時不飲。
12.氣候異常時不飲。
13.忌惡聲惡味。
14.忌客有惡趣。
15.忌因茶結(jié)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