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春季植樹造林時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
起苗時間: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開始萌動之前起苗,如在芽苞開放后起苗,會大大降低苗木的成活率。(比較珍貴的樹種,在春季移植時如果已經錯過時機,若不是有非常重要的任務的話,一般就待來年再移栽了)
運輸:一般長綠樹種、針葉林及一些珍貴不易成活的樹種實行帶土坨起苗;易成活的闊葉樹種采用裸根移植。帶土坨移植,起苗后應立即將土坨放入蒲包內,將蒲包拉緊,用草繩繞過,底部綁緊。裸根苗起苗,將濕潤物放入蒲包或草袋內,放進苗木,將濕潤物包裹根系,再將蒲包從根根頸處綁好。盡量減短根系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所有措施都是為了使根系不喪失寶貴的水分,不受傷害。
栽種:樹坑在人力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挖大,不良的根系土壤條件對樹木今后能否適應環(huán)境順利生長影響很大。栽植時最好施足底肥,有現(xiàn)成肥料最好,沒有時可以把周圍的枯枝落葉雜草動物糞便等有機物放入樹坑。墊上一層土后再放入樹苗(根系不要直接和這些雜物接觸)。沒有底肥的苗木,如果生長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速度會明顯慢于栽種時施過底肥的同齡苗木。栽種時需聽技術員指導,掌握相應操作,使根系得以在樹坑里舒展,定植當天務必澆透“定根水”。
后期管理:北方春季干旱,栽種后到當年夏季前,必須有人看管,視不同樹種不同造林地進行養(yǎng)護工作。觀察記錄苗木生長狀況,采取相應措施,把責任落實到人,保證人力物力供應,才能有力的保證春季植樹造林的成活率。
春季植樹抓五條
一、適時早栽。要想提高春栽樹木的成活率,因早栽不僅氣溫低,苗木休眠,而且土壤比較濕潤,土溫逐漸回升,栽后易成活。但還應考慮各樹種的物候期。
二、保護苗木。苗木能否成活,與苗木本身是否維持水分平衡有密切關系。所以,保護苗木,是提高植樹造林成活率的關鍵。其保護措施:1、起苗少傷根,盡量縮短起苗到栽植的時間,以隨起隨栽為好。2、如苗木遠途運輸,最好用泥漿蘸根,濕草包好,保證根系濕潤。3、苗木運到地點要及時假植,以防風吹日曬,做到栽多少取多少。
三、磷肥蘸根。將3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黃土、100千克水,同時放入容器內,攪拌成磷肥泥漿。根據植樹多少,可按比例增減。栽樹時,將樹苗的根在磷肥泥漿中蘸一下,可促進樹苗產生新根,增強抗旱、抗寒能力,提高成活率。
四、原向定植。挖苗時,在樹苗一側做上記號,移栽時仍按原來的方向定植,可有效地縮短樹木適應新環(huán)境的時間,使其發(fā)根快、出葉齊,利于樹苗成活。
五、認真栽植。栽植坑深度要超過根系長度。栽時先填熟土,填上一半時用手將樹苗向上輕提一下,使根系舒展,與土密接,然后澆足底水,再填一層松土,用腳踩實后,再分次填土分層踩實,埋土要略高于原土痕。
八棱海棠如何扦插育苗
八棱海棠實生苗是較為理想的蘋果砧木,可是八棱海棠種子遠遠滿足不了生產需要,而且價格高,出苗率低,因此如何提高砧苗繁殖系數(shù),是一個急待解決的間題。 安陽縣辛店公社陶家營大隊等林業(yè)隊,對八棱海棠進行扦插試驗獲得成功,成苗率達95%以上。這就可使八棱海棠一年播種,多年利用,擴大了繁殖系數(shù)。現(xiàn)將其方法總結如下: 八棱海棠籽播種出苗后,待其長至5一6寸高進行摘心,促使根徑加粗,以利芽接。幼苗摘心后,側芽萌發(fā)成枝條。于秋末冬初葉柄枯黃時,可在“接芽”以上剪砧枝(距接芽1.5一2厘米),將剪下的條子短截成20厘米,播扎后(50根左右的捆),以濕砂埋藏到次年3月中旬、扦插于苗圃,其插條雖細弱,只要管理能跟上,成苗率還是很高的。 據在苗圃調查,海棠插條有皮色不同的兩個類型,即皮色紫褐型與皮色青綠型。兩個類型插條入土部分都有根系分布,但其根系分布部位(特別是較粗的根)完全不同(見照片)。皮色紫褐者,有0.1一0.4厘米粗的根8條,越接近地表的根,生長越長,而且是從皮孔(或芽眼)中抽出來的,皮色青綠者,有0.1一0.5厘米粗的根6條,都集中在下部的愈合處。